第182部分(第3/4 頁)
史學家評為,漢武帝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取得的成就超過了文景兩代皇帝數十年的努力。
雖然建元革新在竇太后的干預下,很快停止。可是,竇太后死後,漢武帝接著推行改革,就是源於建元革新。
漢武帝的改革造就了強盛的大漢帝國,打造出了一個熱血橫流的偉大時代,建元革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傳旨給周陽,要他趕回長安,與你們一道,辦好這次策試。”景帝搓著雙手,笑道:“另外,要衛綰進宮,朕要與他長敘。”
二百四十五
一輪豔陽高照,早已是晚春之際了。
山谷中。穀風習習,甚是清涼,遠比谷外涼爽。
周陽身著戎裝,騎在追風寶駒上,四下裡巡視。
漢軍刻苦訓練,個個一臉的堅毅之色,揮汗如雨。
如今的漢軍,與剛集結時大為不同了,那時的漢軍雖然精神,卻是缺少驃悍和銳利之氣,經過這些天的訓練,漢軍已有驃悍銳利之氣了。只要假以時日,這種氣質會更多。
最近的是陌刀手,穿著新式盔甲,只露一雙眼睛在外,端著陌刀,在軍令中如牆而進,那種威勢非常駭人,讓人心悸神動。
舉刀!一把把陌刀高舉在空中,好象千面萬面鏡子在日光下閃閃發光。
劈!宛若雷霆萬鈞,就是泰山也休想擋住他們。
那種聲威。那種凌厲的殺氣,就是周陽這個在血水裡洗過澡,在死人堆裡打過滾的人也感到一陣心悸。此刀陣練成,一旦出現在戰場上,匈奴必將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經過這些天的練訓,對陌刀的使用更加完善,刀法更加適宜戰場需要。
更重要的是,周陽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套不錯的力氣打熬辦法,這些陌刀手的力氣增長不少。當初才開始訓練時,他們揮舞陌刀有些吃力,如今比較輕鬆了。
只要假以時日,陌刀手的力氣會更大,陌刀使用起來更加輕鬆,劈砍的威力更大。
陌刀手中有兩個熟悉的背影,一個是張通,另一個是衛青。
張通的身材高大,力氣本來就不小,到了建章軍刻苦訓練,進步非常快,兩個月過後,他就達到了建章軍的要求,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建章軍。周陽滿足他的要求,把他調來充當陌刀手,這讓張通歡喜無已。
他對陌刀有著特別的愛好,再加上他身材高大,力氣大。做為陌刀手再合適不過了。
衛青的體質雖然差,建章軍的訓練很有章法,伙食不錯,再加是公孫賀奉周陽之命把校尉的導引之術傳給了他,他勤加練習,進步非常驚人,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儘管周陽早已知道衛青是一個天才的統帥,瞭解了他的進步,仍是心驚。周陽在建章軍的進步,已經夠驚人的了,衛青一點也不遜色。
周陽來建章軍時,雖然不會武藝,身板比起衛青好得太多。周亞夫的兒子,不缺吃不缺喝,好吃好喝有的是,營養沒問題。衛青出身貧寒,營養不良,面有菜色,以他如此之差的體質,要取得不下於周陽的進步,實在是一個奇蹟。
經過艱苦的訓練。衛青早已告別以前那個面有菜色的車奴了,身上的肌肉長出來了,還很結實。他身材很高,給人高大健壯的印象,不再是當初只高不大的外表。
在建章營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下,衛青一身的精悍之氣,驃悍、銳利,遠異常人,讓人一見便知是一個經過嚴格訓練的猛士。
衛青是天才的統帥,周陽打算讓他每一個兵種都要了解,都要精通,這是一個統帥必須具備的素質。當初,周陽在北邊統兵,對兵種的瞭解就是一大短處,幸好有李廣、程不識這兩個名將從中相幫。
周陽微一頷首,一拉馬頭,去了騎兵的訓練場地。
騎兵身著陌刀手那樣的新式盔甲,只露一雙眼睛在外面。馳騁的時候,先用手弩射擊,等到到了弓箭的射程,再用弓箭射擊,然後就是端著長矛進行衝鋒。
當初在北地與匈奴大戰,那時,長矛不多,周陽只能給騎兵裝備長戟,效果雖然不錯,卻不是那麼受看。如今,清一色的長矛,騎兵排著整齊的戰鬥隊形。綽著長矛,好象萬千條毒蛇一般,聲威駭人。
長矛捅刺之後,漢軍拔出環首刀進行砍殺。一把把環首恨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刀光閃爍,殺氣騰騰。
如今的環首刀根據周陽的要求,加重了,威力比起最早試用的環首刀大了許多。
在北地時候,漢軍騎兵威力驚人,具有四重打擊力。可是,因為使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