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4 頁)
右。在夾弩後面,就是弓箭手。
弓箭手後面,還有一排步兵,擔任護衛。
從山崗上望去,看得特別清楚,這是數千架弩,組成一個巨在的弩陣。弩陣的兩翼,各有一隊騎兵護衛,要是敵人想從左右包抄弩陣,就會遭到騎兵的迎頭痛擊。
在弩陣的背後,還有三隊騎兵,分為左中右列陣。這三隊騎兵是最精銳的建章軍,他們人如龍,馬如虎,氣勢如虹。這是總預備隊,哪裡有需要,就會撲向哪裡。
望著佔地數里方圓的弩陣,李廣、程不識、竇嬰、馮敬,他們的嘴巴張得圓乎乎的。如此巨大的弩陣,漢朝還沒有使用過,這是漢朝歷史上的第一次。
一種全新的戰術,已經出現!
李廣、程不識、竇嬰、馮敬他們激動難已,眼裡閃著熾熱的光芒,雙手緊握成拳,身子微微顫抖!
如此之多的弩集中使用,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毀滅,毀滅一切與之相抗的敵人!不要說匈奴,就是匈奴信奉的神祗崑崙神,在如此之多的強弩面前,也會招架不住!
一百一十一
“呼呼!”
李廣他們激動難已,胸口急劇起伏,喘息不定。
公孫賀和公孫建他們參與弩陣訓練,早就激動過了。可是,再次見到時,仍是臉上泛著紅光,雙手緊握。
“大帥,你真是了得!竟然想出這等妙法!有此弩陣在手,何懼匈奴?”李廣振奮異常,這是他這輩子最振奮的時刻了。
程不識沒有說話,狠狠的揮了揮拳頭。想想當初,周陽下令,要他們交出弩的時候,自己還不願意,那是何等的短視,讓人羞愧啊!
“大漢騎兵少,卻多弩,弩要多少有多少。而匈奴,卻沒有弩,他們的弩是擄掠所得,用了之後,沒法補充。有此弩陣,匈奴的騎兵又有何懼呢?”竇嬰拈著鬍鬚,笑呵呵的,臉上泛著異樣光輝,彷彿年輕了二十歲。
漢朝在邊關上的弩不少,象雁門、代郡、定襄、雲中這些大郡,就有數百架之多。即使障城堠堡,也要配備少量的弩。
若算總量的話,漢軍在邊關上的弩有數千架,可是,卻分散在上千裡戰線上,威力大減。當然,這是漢軍奉行了數十年的防禦戰略所致。
把弩集中起來使用,這是一個很好的點子。一想就能明白,可是,數十年來,漢軍就沒有用過,又不得不服周陽的奇思妙想。
周陽為何能想到這點呢?那是因為周陽可不想打防禦戰,而是想給匈奴痛擊。要是打防禦戰的話,那就是兵連禍結,數年兵災,消耗大,收效微,這種事,幹不得,太不划算。
要痛擊匈奴,有騎兵當然是好。可是,騎兵不可能速成,雖然繳獲了不少馬匹,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支能征善戰的騎兵。
那麼,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把弩集中起來,布成弩陣。弩,是中國古代獨步世界的利器,成千上萬架集中起來使用,具有毀天滅地的威力。
“大帥,快下令吧!我想看看威力究竟有多大!”李廣心急之人,脖子伸得老長,眼睛瞪圓,盯著山下的弩陣。
數千架弩集中使用,那威力肯定大得讓人難以想象,可是,還是親眼看看更過癮。李廣這話,正是程不識、竇嬰他們所想,無不是附和。
“大黃弩,準備!”
周陽下令,傳令兵展動令旗,大黃弩開始準備。
大黃弩是漢朝最著名的強弩,射程遠、殺傷力驚人,可是,對兵士的要求極高,必須是身材高大健壯的人才能使用。
一個個身材異常高大的兵士七手八腳的忙活起來,開始拉弓裝箭矢。大黃弩的箭矢很驚人,酒杯粗細,近丈長,全用精鋼打造而成,亮閃閃,箭尖更象毒蛇,欲吞人噬骨一般。
大黃弩有幾條矢道,主矢道在正中,兩邊各有數道副矢道,其箭矢長度依次遞減。
裝上箭矢後的大黃弩,巨大的弩臂彎曲,好象一隻只蓄勢待發的遠古兇獸,讓人緊張、激動、期盼。
“射!”
周陽一聲令,令旗展動之下,弩機聲響成一片。大黃弩的弩機發動,聲音很大,上千架大黃弩一齊發威,那聲音比起炸雷絲毫不遜色,震得人耳膜隱隱生疼,就連旁邊的人說話都聽不清。
“咻咻!”
數千枝弩矢劃過長空,帶起的聲音尖銳刺耳,絲毫不比現代社會的導彈掠過差。周陽一聽之下,還以為身處現代戰場。
箭矢落在樹林裡。樹林搖晃不已,好象給不計其數的兇獸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