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麼大呢?他的心態發生了些微妙的變化。
但這些許變化很快一掃而光。
鑾駕走走停停,穿過幾條街,進了幾道門後,劉武準備叫停鑾駕,因為他記得一個規定:不得乘車入司馬門。當初劉啟當太子時就在這道門吃過虧。所以他準備叫停鑾駕,步行入宮。
可當他掀開車簾,徹底驚呆了。為他駕車的不是他人,正是當今皇帝,自己的大哥——劉啟。
皇帝親自給他當司機,天下還有誰有過這種待遇?
他沒有了羨慕,取而代之的是滿心的感激。此時的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誓死效命。
而他不知道的是,昨晚劉啟為此舉揣摩到半夜,為的就是他這份感激。
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
晁錯這個人的文學造詣很深,上過的奏疏也不止這一篇。
在漢文帝時期,晁錯有過《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募民實塞疏》等多篇政論,篇篇深識幽顯,見解透闢,能切中要害,剖析利弊,不發空論。
《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都提出了一個“徙民實邊”的觀點,事實上,這是後世“民屯”的最初說法。漢文帝採納了這個建議,後世的歷代王朝,包括今天都依然沿用這個辦法。
再比如《言兵事疏》中也提出一個頗有見地的觀點——“以蠻夷攻蠻夷”。這個紙上談兵的書生,著實令人佩服。清朝時期那個“以夷制夷”的口號,只不過是拾晁錯的牙慧而已,並沒什麼新鮮。
魯迅先生曾有過一個“西漢鴻文”的評價,這四個字實際上針對的是兩個人的文章,一個是賈誼的政論,另外一個就是晁錯的。
晁錯的文章,頗具戰國縱橫家風氣,力道遒勁,節奏明快、氣勢磅礴;同時語言明理,意脈流轉,在延續戰國大開大合、鋪張揚利的文風,也彰顯了大漢氣象。並且他的文風和賈誼稍顯不同,賈誼政論恢弘磅礴,而晁錯的政論多峭直犀利。不管怎麼說,這個政壇新貴,早已是文壇巨匠。
現在,他又準備發表文章了。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錯上了一道很有名的奏疏——削藩策》,這是一篇影響了很多人命運的議論文,當然也包括晁錯本人。
實際上,晁錯提出“削藩”是在漢文帝時期,由於劉恆不置可否,因此晁錯每年都揪著這個內容不放,一口氣給皇帝寫了幾十封信。不過在當時,他的這個口號並沒什麼實際意義,只不過為自己招惹了不少仇人而已。
但現在,有景帝的充分信任,晁錯說出來的話就今非昔比了。
要說,晁錯選擇這個時候上疏也是有自己考慮的。因為這兩年來,憑藉皇帝的信任,毫不費勁地氣死了申屠嘉,趕走了袁盎,勢頭強勁,朝堂上幾乎沒什麼人敢和他唱反調,甚至連丞相陶青見了他還要客客氣氣,不敢造次。這麼好的氛圍不利用一下,簡直是對生命的浪費。因此,晁錯展卷寫下了這道《削藩策》,以簡潔短促語句,犀利剛硬地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削藩”這個口號在很多朝代都曾涉及,但並非所有朝代,比如秦朝就未曾提過。
不過這是有特殊的歷史背景的。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後,廢除了分封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把皇家子弟全部好吃好喝地養在京城,沒讓他們去禍害地方。而地方的最高長官是郡守,但其手中沒有兵權,想搞獨立王國很難。因此,秦朝從未產生過“諸侯尾大不掉”的景象。
可漢王朝卻大不相同。劉邦建國時,在周朝“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兩條制度體系的基礎上搞了一了中間路線——京畿之地,實行郡縣制;偏遠之處,推行分封制。並把自己的侄子們打發遠遠的,在偏遠地區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這些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權力大的沒邊,政治、經濟、軍事……反正皇帝有的權力,他們基本上都有,只不過幅度沒那麼大罷了。
對劉姓天下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因為這些藩王們絕大部分都是劉姓子弟,不管之間怎麼鬧,說白了都是自家人之間的事情。就算有一天搞的不可開交,甚至“皇位”易主,也都是老劉家的後代,不會便宜外姓人。
但久而久之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了。
劉邦在世時,這些人都和劉邦很親近,可是世各三代後,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雖然“爺爺”、“叔叔”、“哥哥”、“弟弟”稱呼的很親切,但心裡想的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