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弄到這地步依然沒完,下邊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他忽悠人的水平:我的錢到處都是,多得花不完,誰要立了功,根本不用來吳國取。我直接給他送過去。
按照劉濞的說法,造反簡直是一件很簡單、很快樂、很賺錢的一件事,零風險、高回報,誰要不幹就是傻子。
在這篇令人啼笑皆非的檄文最後,總結了六個字——誅晁錯,清君側。
不得不承認,劉濞雖然是個大忽悠,但這個口號卻提得挺響亮。按他的說法,自己搞出這麼大動靜。並不準備反抗朝廷,更不是要當皇帝,只是殺晁錯而已。他劉濞好像是在大公無私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然而,就這麼一個胡謅亂扯、謊話連篇的東西。還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檄文發到各路諸侯手中後,絕大部分人嗤之以鼻,可有一個人卻動了心思。這個人是淮南王劉安。
劉安的老爹叫劉長(劉邦的小兒子)。就是前邊把謀反工作搞成荒唐鬧劇的那一位。當初劉長謀反不成被抓,漢文帝沒砍他的頭。反而要把他往深山老林送。行至半路,劉長覺得太丟人。絕食而死。
四年後,劉恆為穩固帝位,也出於一片好心,把劉長的三個兒子找出來,將原淮南國一份為三,全部封王——長子劉安為淮南王,次子劉勃為衡山王,小兒子劉賜為廬江王。
雖然大家都被封了王,但心境卻不盡相同。劉勃和劉賜雖然對老爹的死很傷感,但也沒什麼非分之想;可劉安就不同了,耿耿於懷,一門心思想要謀反,而且整天瞪著兩眼找機會。
要說劉安這個人挺有與意思。做為一方諸侯,把自己的生活搞的很枯燥。不愛射獵放狗跑馬,專好讀書彈琴,並且文學造詣很深,還留下了一部很有名的書——《淮南子》,當然這是劉安集數千賓客共同完成的,非他一人所作。誇張的是這位仁兄還愛搞發明,豆腐就拜他所賜。說白了,這是一個愛讀書、搞學問的書生而已。
俗話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劉安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在造反這件事上,還要比老爹搞怪的多。
劉濞的造反檄文傳到淮南後,劉安激動萬分——造反的機會來了。當即在吳使面前表態:發兵相應。
說幹就幹。也不做準備,直接召集臣屬,開啟天窗說亮話,商議造反。
他慷慨激昂地表完態後,淮南國丞相站了出來,“如要發兵,臣願為統軍將領。”
聽丞相這麼一說,劉安樂了。難得丞相如此熱心,積極主動地幫自己解決難題。既然如此,那就是你吧,反正我也不懂軍事。
就在劉安懷揣感激之情準備睡覺時,丞相有了舉動。不過他的舉動把劉安搞的眼花繚亂。
丞相得了軍權後,放出話“護衛大王”,並當即派兵裡三層外三層地把王府包圍了起來,別說外人進不去,連劉安自己都出不來。
接下來是修築城牆,整軍備戰。但其選擇的對手不是朝廷,而是劉濞。
傳檄竟然傳出了反效果,是劉濞始料不及的。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檄文在另外一個地方竟也有相似的效用。
這個地方是齊國。
當檄文傳到齊國後,劉將閭開始猶豫了。事實上,他這麼多天來一直在猶豫。
前些天劉卬攛掇六兄弟造反,當時劉將閭就不太看好此事。現今事到臨頭,的確該做出抉擇了。
就在此時,濟北王劉志慌不擇路地跑了過來,斥退左右,劈頭蓋臉就問了一句,“真要反?”
劉將閭一臉茫然,在六兄弟中,他倆關係最好,說話也很直接, ;“你說怎麼辦?”
劉志壓低聲音,幾乎是在自言自語,“不如做觀其變!”
劉將閭默默地點了點頭。
事實上,劉濞這篇檄文所引起的反效果還不僅這些。當吳使捧著這篇瞎扯淡的東西送給廬江王劉賜時,劉賜微微一笑不置一詞;而衡山王劉勃卻反映強烈,當即表示要效忠朝廷,誓於屬國共存亡。當然,並非他對朝廷多麼忠心,只是認為劉濞搞的這一套不太靠譜罷了。(未完待續。。)
ps: ; ;由於頭緒太多,感覺不是太好,似乎沒把這篇內容寫全、寫好。
第十八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
削藩的詔令勾起了劉濞多年來對朝廷的不滿,猶如洪流決堤,一發而不可收拾,他雖然年過六十,仍不辭勞苦,決定幹上一票。的確是該動手了,朝廷此舉引得天下諸侯不滿,不趁此良機折騰一下,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