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說的範疇,早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這部典籍也全被付之一炬,基本失傳。後世全憑民間愛好者的記憶,代代相傳。到漢文帝時期,懂的這部典籍的只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濟南伏生。就僅存這麼一個碩果。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尚書》二十八篇﹐就是由他傳下來的。
據傳,這個伏生早年是秦朝博士﹐專治《尚書》。後來秦始皇焚書時,他將《尚書》殘片藏匿於牆壁之中,躲過一劫。
漢朝廢除《挾書律》後,其從壁中取出,亡失數十篇,僅得二十餘篇。他捧著這部典籍,開始在齊魯講學。
然而,當時並沒有多少人對這部典籍感興趣,關鍵原因在於大家都不懂,也沒用處。因此,伏生搗鼓了很長時間,沒幾個人願意聽他講課。
後來這件事引得朝廷的重視,劉恆下詔,徵召能讀《尚書》之人。可此時的伏生已是九十多歲的老大爺,就他那老胳膊老腿,稍有顛簸,隨時可能散架。沒辦法,劉恆又下詔書:徵召願意學習《尚書》之人。
太常相應領導號召,也出於職責範疇(太常負責禮儀,對典籍記載的傳統習慣是應該知曉的),因此推薦自己的得力干將前去受業。這個得力干將就是晁錯。
對晁錯來說,這是一次鍍金。因為就其隨後的做為來看,《尚書》這本書對他的影響並不大。
在後世,真正把《尚書》傳下來的,還是伏生的兩個學生——濟南張生和歐陽生。後來,《尚書》學發展為三家,即歐陽高建立的“歐陽氏學”,夏侯勝建立的“大夏侯氏學”,夏侯建建立的“小夏侯氏學”。當然這是後話,也是一個很專業的學術理論範疇,我在此就不拿這方面說事了,況且也說不好。
晁錯學成歸來後,儒法貫通,學問大長,名聲大長,說起話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這讓劉恆刮目相看。簡直是個大才嘛,太常那裡不用去了,去輔佐太子吧,捎帶教他一點文化知識。就這樣,晁錯成了太子舍人,沒多久後改為太子門大夫。
晁錯的確也不是白給的,他很清楚自己這個職務意味著什麼。現在的太子,就是將來的天子。在這裡,不需要你幹多少活,只要和太子關係處的好,將來就能前途無量。因此,進了太子府後,晁錯頗有眼色、腳踏實地的待了幾年。
況且晁錯的口才好,能言善辯;懂的多,博古論今。一天到晚給太子將一些逸聞軼事,把這個儲君唬得團團轉。久而久之,太子大小事都和他商量,成了太子府的“智囊”。
期間,他發揮自己的寫作功底,給太子劉啟上了一書——《言太子宜知術數疏》,陳說太子應通曉治國的方法。他這一招,得到漢文帝讚賞,拜其為太子家令。
從這個崗位上開始啟動,將會一步登天。
劉啟對自己的“智囊”也格外關照,剛登基第二天,就為晁錯找了份新工作——內史。這個崗位的職責可用一句話概括:奉王命策命臣下。也就是說,晁錯水漲船高,成了皇帝家裡的“管家”。
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
張釋之和鄧通這兩個人,性格迥異、行為迥異、習慣迥異,兩個人互不感冒,因為張釋之和丞相申屠嘉關係密切,而鄧通和申屠嘉那是十足的“仇人”。
張釋之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很有本事,執掌廷尉,為朝廷做出過巨大貢獻,並且在朝廷裡的威信很高,甚至連剛走紅的周亞夫、前任廷尉王恬開等人,都和他的關係不錯。這,遠非鄧通所能比的。
況且他也沒多少錢,與鄧通比起來可以稱得上是個窮光蛋。
如果說鄧通是反面教材的話,那張釋之無疑是正面典型。
按理說,劉啟弄死了鄧通,張釋之應該高興才對。可他不但沒高興起來,反而有一些“兔死狐悲”的感覺,這兩個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卻有了相似的心境。這真是難能可貴。
然而,若把這兩個人認真做一對比的話,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
其一,他倆的出身很相似。都是富二代,老爹捐錢賣了郎官,送去京城鍍金。只不過張釋之進京的時間要早一些,具體說來就是鄧通進京謀前程時,張釋之已經揹著“郎官”的身份在京城裡混了十來年。
其二,他倆人在同一年覲見了劉恆。雖然兩個人進京先後不同,但見到皇帝的日子還是比較相近的。鄧通進宮沒多久,就被劉恆召到了身邊。而就在此時,張釋之正準備捲鋪蓋走人,不過袁盎及時拽住了他,並把他引薦給了皇帝,從此其仕途之路一發而不可收拾。
其三,他倆人都深得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