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了不起的女豪傑,她的職業很平凡,買賣也很尋常,不值得稱奇。但是,她每天早晨不改變時間,不亂開價錢,精選商品,熱情待客,以此為宗旨,用獲得的利益,照顧家裡臥病在床的丈夫,養育背上的孩子,有這樣的人品的話,她不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嗎?
總論 修養(2)
人們往往透過職業或者語言來區別非凡與平凡,但是,實際上,以平常的努力和品德來判斷是最恰當的。即使同樣的平凡,既有低俗的平凡,也有高尚的平凡。例如,武藏野是平坦廣袤的大平原。但是,向北延伸越過碓冰山嶺,輕井澤的平原又一次展現出平坦廣闊的天地。儘管都是平原,但是高度卻相差三千尺。平凡也如此,同樣也分為高水平的平凡和低水平的平凡。就修禪的人來看,坐禪只有“半瓶醋”的人,顯得自高自大,蔑視別人。但是,自命不凡的人再進一步成為高僧大德的話,他的話其實也很平凡,其行為舉止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聲調不同,眼神不一樣,行走時落腳的方式不同,倒茶時手的姿勢不一樣。看上去平凡無疑,但是,平凡中存在巨大的高低差異,這就是有修養者和無修養者的區別。有修養者的言行,看上去很平凡,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實際上,不論對待任何事,處在哪個位置,都有很大的不同。吃粗糧的羔羊,生長到一定程度,有時反而比那些享受美食,得到特殊營養的羊羔發育得好。但是,到剪羊毛的時候,羊毛的品質明顯不同。屠宰後吃肉的時候,肉味也不同。我經常從青年身上看到與此相同的狀態。例如,甲乙兩個青年,甲沒有任何修養,做事完全出於本能,行為舉止旁若無人,被世人稱讚為“這傢伙很有趣”,是個“怪人”,像個“英雄好漢”。乙平時小心謹慎,致力於自我修養,於是,人們說他是“不合格的和尚”或者“注重小節,不會成大器”,等等。但是,一朝有事,兩人的態度完全不同,有無修養也就鮮明地表現出來。人是否有修養一定表現在言行上平時不注意修養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即使很大膽,也是所謂的盲人不怕蛇一樣的大膽。所以,沒有經驗的人看起來有豪傑氣概,但是,這樣的人外強中乾,並不是一個踏實豐滿的人,看上去就像一個肥胖計程車兵,臃腫虛胖,敲一下會發聲。有修養的人也許很樸實,不顯山不露水,省察自身,卻具有無修養者難以企及的安心之處。非凡之事成就平凡修養如前所述,身處危急時刻需要依靠日常平凡的修養。春風吹過,櫻花三日未見,花蕾已綻放。櫻花不是遇到春風后匆忙開放的,而是從去年的冬天,忍耐嚴寒,孕育了花蕾。古代的武士身臨戰場,豁出性命爭勝負,這是他們平時手持木刀以木偶為物件拼殺訓練的結果。只要平時注意修養,關鍵時刻就會有精神準備。平日不悟捨身事,危急關頭更惜命。這是和歌譯文。——譯者注“事先”也就是平常準備之意。正因為平時有捨身犧牲的覺悟,到關鍵時刻才不會迷惑。世人喜歡引人注目、卓爾不群,喜歡令人震驚、富有戲劇性,所以,輕視平凡的日常修養。我倒認為這是一種不成熟的思想。例如,在對通俗讀本還似懂非懂的少年時代,總想翻閱高深的哲學書籍,無論怎樣聽別人解釋,總有一半聽不懂,查字典也是一知半解。只是作為一種樂趣,看到高雅的書就像見到了高尚的人那樣感到快樂。同樣,沒有修養的人發表力所不及的言論,闡述見解不足的學說,似乎是為了圖一時之快。但是,有修養的人不會這樣。就如同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要用乳汁撫養,後來,隨著時間的增加,才逐漸可以消化堅硬的食物。盡義務也是如此,在某個位置上,全心全意地盡到與其位置相符合的義務以後,才能培養出能夠盡到更高義務的能力。
總論 修養(3)
我在此講解修養方法也是如此。目的在於闡述我們平時儘自己的職責時所需要的精神準備,並不是希望你一躍成為英雄豪傑,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受到世人的喝彩。功名富貴不應該成為修養的目的。自省而果斷,即使貧窮內心也會滿足,即使受到誹謗也會自得其樂,即使身陷逆境也會感到幸福,懷著感激之情度過每一天。這就是我講解修養的目的。
佐藤一齋講過這樣的話:“凡活物不養即死。心乃存於我身一大活物,最須以養。如何養之,唯理義而無他法。”正如養身之食物,每日需要三餐一樣,道理和正義的營養也不能間斷,稍有一些經驗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每時每刻的修養,在實施期間也許沒有太明顯的感覺,但是,日積月累,就會造就出偉大的人物。致力於修養的人,一開始,會感到辛苦,一旦成為習慣,修養就會變成身體的骨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