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小房間時用水壺提水。為了以防萬一,提水的人需要有提得起水桶或者四鬥樽的力氣。就算我們現在不過是一個傳達室的小職員,但也要有這樣的意識:一旦用得著,自己要什麼都會做,都能做。在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代替大臣。為此,我們應該在平日裡就注意培養這樣的思想和見識。抱怨自己有擔當重任的能力卻沒有用武之地的人,其實還不真正具備那樣的實力。所以我奉勸各位,平日就應該抱著以防萬一的想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實力。付出超過工資的勞動年輕人有個通病,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容易發牢騷。“我這樣優秀的人才憋屈在這樣的小地方,真是大材小用!”但是,假如真讓他去當社長的話,他具備相應的能力嗎?除非一個處在社員職位的人能夠得到以下的評價:“不管吩咐什麼工作,他都能完成得很好,寫的東西斐然成章,討論事情時說的話也合情合理。無論什麼工作他都能夠勝任。”當秀吉還是信長家管理草鞋的家臣時,就是一個想得到把草鞋揣在懷裡焐暖和的優秀的草鞋管理者。他在當隨從的時候是一個稱職的隨從,當大名時是一個理想的大名。他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不管做什麼都能稱職,儘管走的是低階路線,思想卻很高遠。要知道,管草鞋的工作固然很沒意思,但是誰也不能從管草鞋的一步登天而成為大名。這個道理雖然顯而易見,卻不是誰都能夠明白,要是始終都明白不了的話,就只有在憤懣中度日了。抑或是動不動就向社長髮牢騷,打同事的小報告,訴說對現在的工作的不滿。一個人如果總是這樣鬱郁不得志,就容易縱容自己做壞事,帶上有色眼鏡看待周圍的事物,從而價值觀也變得扭曲。
我曾經聽說一箇中學老師在教室裡受到學生提問時,居然將這樣的回答作為口頭禪:“以我現在的工資,不能給你解答這個問題。”據說還有人這樣刻薄地挖苦人:“這工作怎麼能完成呢?你要是再加點錢的話,還值得加一把勁……現在拿這麼多工資,就只幹這麼多活兒。”這種現象在公務員中更為常見。我也曾經領導過別人,不過,很難設想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些報酬的話,他是不是會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並不反感,但是,那樣做的話,我很難給他增加工錢,最終,給他加工資也要往後拖。如果一個人不計較金錢,而是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那很值得讚賞,我會考慮給他加薪。實際上,他一定很快得到晉升。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加薪這也是我在僱人做事時候的事情。在我所僱傭的人中,有的人揮霍無度,拿到錢以後馬上就花得一乾二淨,一直在貧困中度日,甚至讓人擔心他以後會不會為了金錢違法亂紀。我間接地對這人進行忠告,他說,自己也知道應該把工錢存起來,但是因為工資太少,所以根本就存不起來。於是,我就給他加了工錢,誰知道他領到的工錢越多,用的也更多。加工錢以前他吃三兩飯就夠了,加了以後他能吃五兩;以前一個月只借別人二十元錢,現在也許會借五十元。這樣的話,我自然會覺得,還是不給他增加工錢會更好一些。與這樣的人相反,有的人就是掙了一點點工資也會存起來,或者用來孝敬父母、撫養孩子。對這樣的人我心生佩服,覺得不管給他多少錢,他都能用到有意義的地方,反而會藉機表示對他的敬佩之情。公務員的工資雖然不能隨意增減,不過到了加薪的時候,不管手續多麼冗繁,上司總是多多少少地掌握著一定的決定權,會讓那些任勞任怨、克己奉公的人得到回報。那些認真工作的人,大多數——雖然說不上全部,都擁有超越自己職業水平的思想和修養。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世上的路有高有低(4)
英國人經常說:“美國人雖然很能創業,但他們奉行拜金主義,國民都是財迷。”但是,目光短淺到只看得到金錢的話,根本就成就不了一番事業,只有思想超越了金錢本身,才能創業成功。就想要得到錢這一點來說,日本人絲毫也不亞於美國人。想象一下,假如在銀座的大街上丟下一千日元,日本人撿起來的速度一點也不會比美國人慢。他們嘴上之所以會忍著,說“錢算什麼呀”之類的話,是因為錢還沒有真正掉下來。武士雖然吃不上飯也要擺架子,但希望有錢的願望,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兩樣。我在德國的時候,聽德國人說:“英國滿大街盡是商人,到處都是銅臭味。”這才知道,英國是個商業大國,商人很多。到了英國後,聽到英國人說的話似乎和德國人毫無二致:“德國人成天說要發展發展,以發展實業為幌子,一門心思都想著錢。”到了美國又聽到美國人說:“英國人、德國人都是財迷,我們美國人不像他們那樣,因為我們有錢。”在法國也能聽到差不多的話。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