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要李花兒說,這繡花枕頭般的廚下也當趕緊換了才是。
不過李果兒卻睜著一雙閃亮亮的大眼睛,看著李花兒:“姐姐,是不是很好吃?”
李花兒當真不好說什麼,而且這點心就算她覺得難吃,對李果兒也是難得之物,便敷衍道:“嗯,果兒吃吧,姐姐現在不餓。”
李果兒笑著點點頭,細細地嘗著那梅花點心,吃完了之後,還要意猶未盡地舔了舔手指頭,對著李花兒嘿嘿傻笑。
如今已經是午後,村中的婦人們依舊在那陰涼處乘涼、做針線,嘮著那新鮮的事情。
二人走到村中間的時候,那榕樹下坐著兩個婦人,一個抱著個剛足月的小孩兒,正在說著什麼,另一個則縫補著東西。
看見李家兩個姐妹捧著個小包袱從吳家的方向過來了,其中抱著孩子,長臉大眼睛,看著有些精明的謝家娘子笑問:“喲,差事交給吳家了?”
李果兒笑道:“嗯,給了。”
謝娘子笑道:“得了不少賞錢吧?”
李果兒赧然笑著,不說話了。
另一個尚未出嫁的,大約十九歲,有個圓圓的臉盤兒,細長鳳眼,叫馮二囡的女子見狀,邊繡著手裡的紅蓋頭,邊道:“瞧瞧,果兒還知道藏富呢。”說著,抬手道,“果兒你過來。”
李果兒依言走了過去。
馮二囡將手中的紅蓋頭給李果兒看了看,問:“瞧,我繡得好看嗎?”
李果兒看了看,點頭笑道:“好看。”說著,回頭對李花兒道,“姐姐,你看是不是。”
馮二囡聽叫李花兒,就對李花兒笑道:“可別叫她,沒傻之前就不愛提針線,這傻病好了,之前會的那點子針線,怕也早忘了吧。”
在李花兒不能動的時候,這個馮二囡也去看過自己幾次,所以李花兒有些印象。而方才來的時候,李果兒也給她說過,馮二囡雖然年紀大些,卻最愛玩笑,以前就同李花兒玩得好,只是姻緣上有些艱難。
如今李花兒好了,馮二囡也要嫁人了,嫁的說是村中的一個姓莫的小富人家,人還算老實憨厚。
都算是好事情。
李花兒既然要在清河村立足,肯定要和人關係處得好些。現在別人既然對自己有了善意,自然也要回應。
所以,李花兒走過去,看了看,指著幾處地方,用著玩笑的口吻道:“二囡姐這幾處繡得可是呆了,將來到了婆家,小心讓人笑話。”
馮二囡聽說,不服氣地說道:“呸,你懂個什麼?你要懂,你來繡。”
李花兒笑道:“我可繡不得,二囡姐姐自己的好事情,我繡了算什麼?”
馮二囡噗嗤一笑:“如今傻病好了,更會說嘴了。”
李花兒掩嘴笑道:“二囡姐不信的話,就拿了謝禮來我家,我給你好好說說。”
馮二囡哼了一聲,指著她對謝娘子道:“看,可真是不傻了,還知道誆騙謝禮。”說著,又對李花兒道,“我的好日子就要到了,你又送我什麼?”
李花兒想了想:“別的東西我家如今也沒有,到時候送姐姐兩隻錦**。”
幾個人一處說笑一番,李花兒還惦記做弓箭的事情,便告了辭,帶著李果兒回了家。
待回了家之後,李花兒將那二十文錢並點心都給了李果兒,讓她收好,自己則坐在院子裡,將那陰乾的竹子取過來,開始做弓箭。
這一做,下午便過了去,那弓箭也有了形狀。
李花兒心中很是高興,只是她還沒高興很久,就聽見一個她很不想聽見的聲音道:“哎喲,大侄女兒在家呀。”
第二十一章 找上門的族親
這個聲音,是李花兒一定不會忘記的聲音之一。
李家姐妹的三嬸子,那個柴媳婦。
想當初,在李花兒還不能動的時候,就是這個人,帶著她的兒子們,把自己拖在了地上,給了張氏再一次打擊。
而後,這個柴氏每每聽說家裡賺了點子錢,便要上門來搶,口口聲聲說是“還他們家的利息”。
開始的時候,是張氏性子綿軟,總被欺負了;後來的時候,是李果兒性子綿軟,壓根兒不敢和長輩頂撞。
而李花兒身不能動口不能言,只能看著這柴氏一次次地欺負在了她們頭上。
是以如今聽見此人的聲音,李花兒心中升騰起了和遇見陶大少爺一樣的“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的情緒。
不過,心中雖然情緒奔湧,但是李花兒面兒上卻不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