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有誰能料到,數年之間,叔侄相爭,同姓相殘,大明朝文臣武將沒有出來覬覦皇位的(稍有頭腦和武勇的都被整家誅殺),反倒是朱老頭子自己的寶貝兒子朱棣橫裡殺出,坐上了原與他基本無緣的龍椅。
不成熟的“正確”選擇
——建文帝削奪諸藩
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太子朱標的嫡子,自小聰慧好學。朱標患重病時,朱允炆才十四歲,晝夜立侍其父懿文太子(朱標)床前,絕對是個仁孝的好苗子。想想現在中國家庭中與其年紀相仿的“太子爺”們,正是天天沉迷於花錢打遊戲機、買一千多塊錢一雙運動鞋以及看電視睡懶覺的年紀,如果老爹老媽得病,肯定百分百沒有朱允炆那份孝心。
朱允炆端屎端尿,喂湯喂藥伺候親爹兩年多,身子骨孱弱的老太子朱標終於命赴黃泉,朱允炆至孝之人,居喪毀瘠過哀,不食數日,真正體現了封建時代人子的純孝之情。
心如鐵石的老皇帝朱元璋哀不自勝,撫著孫兒的背,勸說道:“你真是孝順呵!別這樣悲哀不吃東西,會拖壞了身子骨,我還活著啊,讓我怎麼辦!”
朱允炆這才稍稍進食,收淚強忍哀痛,以使皇爺安心。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十月,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
洪武二十九年,老皇帝朱元璋召集諸子於東宮參見朱允炆,行宮廷儀制,也就是讓朱允炆的叔叔們拜見未來帝國的皇帝。厚道謙和的朱允炆內心很是不安,於東宮按朝廷禮儀受拜後,趕忙入內殿,以“家人禮”拜見諸叔。
以前,當皇太子朱標輔佐朱元璋處理公務時,由於其本性仁厚,在刑獄方面多所減省,救回不少人命。當時,太子還惹得刻薄寡恩、天性好殺的朱元璋老大不高興。
朱允炆為皇太孫時,輔佐老皇帝處理朝務,也效仿其父,凡事以寬大為懷。由於當時武臣謀士幾乎被朱元璋殺了個精光,加上“隔代親”的感情,朱元璋沒有再對孫子發怒,一直“龍心甚悅”。
作為皇太孫的朱允炆,根據《禮經》,參考歷朝刑法,對洪武律令中特別不合理的七十三條重法予以刪改,深得民心,天下稱頌。洪武二十八年,明廷詔去黥、刺、劊�⒀爍鈧鈽蹋�氡匾彩腔侍�鍶襖匣實廴パ閒討�А�
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陰狠毒辣,壞事做絕的老皇帝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皇帝位,是為建文帝,詔改明年為建文帝元年。
朱允炆為皇太孫時,朱元璋兒子輩的諸王以叔父之尊,多有不遜,視其為黃口小兒,驕橫之情溢於言表。身肩明帝國未來重任的朱允炆當時心中就很憂慮。有一天,他問侍讀的太常卿黃子澄:“我幾個叔叔各擁重兵,何以制之?”
黃子澄儒士出身,深諳歷史故事,馬上一五一十詳細地把漢景帝實行削藩政策、平定七國之亂的史實講給當時的皇太孫聽。
畢竟也是一仁弱書生,朱允炆聽後心喜,覺得事情並不難辦,自言自語道:“有這種謀略,我以後就不會擔憂了!”
當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在南京建都,地距邊塞六七千裡遠。故元的蒙古殘兵敗將常常於塞下出沒,捕殺吏民,搶奪財物,騷擾邊境。因此,對於各邊境重要地區,明初皆以至親皇子坐鎮。
朱元璋對屬下將領非常猜忌,對他自己的骨肉諸子卻一千萬個放心,下命諸子可以專制國中,各擁精兵數萬,並有徵調各路軍兵的威權。
畢竟是窮和尚要飯花子出身,朱元璋為人做事雷厲風行,殺人從未手軟,但對中國歷史的流脈,他根本不如那些讀過書的帝王們那樣理解得深透,想不到他自己死後親兒子會帶兵幹掉親孫子,直接威脅著他絞盡腦汁在千百萬人頭堆上建立的大明帝國。
雖然朱元璋喜怒無常,總以殺人為樂事,但其臣子中也不乏深思遠慮、耿耿忠心之輩。早在洪武九年,訓導葉居升就“應詔陳言”,極論朱元璋“分封太侈”的隱患:
“《傳》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國家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竟之弊,秦、晉、燕、齊、梁、楚、吳、閩諸國,各盡其地而封之,都城宮室之制,廣狹大小,亞於天子之都,賜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之地而奪之權則起其怨,如漢之七國,晉之諸王。否則恃險爭衡,否則擁眾入朝,甚則緣間而起,防之無及也。”
在點明瞭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隱憂後,葉居升進一步力排眾議,深入分析了“疏不間親”論點的害處:
“今議者曰‘諸王皆天子親子也,皆皇太子親國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