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徐高阮一長信攻擊胡適以下的老朽們。我對胡適那種“好話說三遍”的態度越來越不滿意。
5月9日——讀胡適、羅隆基、梁實秋合著《人權論集》,深感吾之方向在此不在史也。
4月13日、李敖到臺大醫院看望胡適,又看望了光宗。
4月23日,李敖到臺大醫院看望光宗,卻沒去順道看胡適。
4月25日,李敖再次到醫院看望光宗,“並花十八元送煉乳二聽”,但他仍舊末去看望胡適。4月30日,他才到醫院看胡適,此後再也沒有兩人見面的記載;7月3日胡適“飛美”,李敖也沒去送行。
顯然,李敖此時對胡適的態度已經變得有些冷淡了。李敖下面一段話或許能夠說明這種改變的原因:“這些日記表示的是,我雖然不以‘胡適——姚從吾’他們的水平為己足,也不以做學者,終老於文學學術研究為己足,我的目的是超越他們,是我經世致用,為人權戰
斗的方向。雖然做學者我也蠻在行,可是,這又怎麼夠呢?”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5.李敖……殷海光……臺靜農(1)
當殷海光約見李敖時,李敖曾很激動,並因此想轉哲學系;他很喜歡殷海光的文章,但對他為人的軟弱卻無法接受,於是他又將這個老師“拋棄”了。
當他精心統計出臺靜農每天只寫十九個字就在臺灣通吃四十年後,他真的對大學完全失望了。
李敖在“嘆眾老之中,竟無一可為吾師者!”時,他心中的這個老師名單中就包括殷海光和臺靜農。
李敖與殷海光結識,源於他在《自由中國》發表那篇論胡適發文章,當時《自由中國》的主編是雷震,但雜誌的真正靈魂人物是殷海光。李敖的文章發表後,一天張灝跑來找到李敖,對他說:“段海光看了你的文章,想見見你。”當時殷海光是臺大哲學系教授,張灝在歷史系比李敖高兩班,是殷海光吸收的及門弟子的前期人物。在李敖看來,當時陷在臺灣島上的“蛟龍”人物,一是胡適,二就是殷海光,雖然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