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巡撫忠於明廷,自己在寺廟上吊殉節。李自成想饒衛巡撫,卻不饒代王,下令把這個明朝宗室全家殺個精光。
見大同守將向農民軍投降,各地震動,明朝將領大多懷有貳心。駐守陽和的宣大總督王繼謨本想率親兵護送庫銀逃回京師,但他手下的明軍士兵忽然奮起譁變,把王總督的銀子和好馬搶奪一空,挾取後去投農民軍。
陽和軍將投降後,明朝宣府總兵王承胤更殷勤。李自成還未到宣化,他已經派人送來降書。在當地的宣府巡撫朱之馮還想抵抗,總兵王承胤早已暗派人把城下大炮引信除掉,塞住炮口,使這些守城工具成為一堆廢物。朱之馮哭罵之後,自縊殉國。
自從李自成佔領西安,崇禎帝幾乎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他自知來日無多。不祥的預感,終日籠罩不去。
從朝臣中挑了半天,崇禎帝只得派大學士李建泰替自己出京督師,以圖能抵禦住農民軍咄咄逼人的攻勢。李建泰文人一個,無兵略,無將才,因為他家是山西曲沃的豪富,崇禎帝挑他,也是希望他能用家財餉軍。當時,大內的官帑,基本山窮水盡。
為大張其事,崇禎帝在北京正陽門(現在的前門)親自為他餞行,金盃賜酒,手遞敕書,賜其尚方寶劍,表示李建泰可斬罰一切級別的文武官員。這種禮遇,比當年對楊嗣昌高出了許多。李建泰自然泣下叩恩,誓死以報。
出北京後,李建泰剛到保定,就被李自成偏師劉芳亮部堵在那裡。憑城四望,見農民軍旌旗鐵甲,連綿百里,馬嘶人喊,勢大得讓李大學士拉了一褲子,馬上就作了決定——投降。
保定知府不投降,率軍抵抗。李建泰為農民軍做內應,終於使得保定被農民軍佔領。
李自成本來要屠城,宋獻策勸說他收買人心,認為如果不大肆殺人,可以更快拿下北京。氣憤良久,李自成才收回屠城之命。
後來,清軍打跑李自成,李建泰又投降了大辮子軍,並被委任為弘文院“大學士”,主修《明史》。由於拉關節受賄,他不久被免官。家居時,大同姜瓖叛清復反。心懷怨恨的李建泰據太平縣響應,最終被清軍擒殺滅族。這個反覆小人,官雖然大,卻在《明史》中找不到他,《清史列傳》等書的《貳臣傳》中也找不到他,原來他被編入了《逆臣傳》。
路徑四:通往北京的大路
垂死掙扎之際,崇禎帝還有兩招可想,一是南遷,二是調山海關外的吳三桂遼軍入京。
山窮水盡的崇禎帝確實動過南逃的主意,即以親征的名義“南下”。可是,明朝朋黨鬥爭在王朝將要滅亡之時,也一點兒沒有消停的意思。閣臣們個個心懷鬼胎,他們惟恐皇帝跑走後自己會與太子一同留下死守北京,所以沒一個人正式出來明確表態。
半明半滅大明朝(16)
傻不拉嘰的書呆子直臣、時任左都御史的李邦華開口就很衝:“皇上應該留守社稷!”他建議讓太子朱慈烺去南京“監國”,分封定王和永王兩個王子於外。這樣舉措,完全是南宋國亡前的翻版。
崇禎皇帝很氣,怕大臣們擁太子去南京搞出“另立中央”的事情,就說:“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事,哥兒孩子家(指太子、二王)又能做得什麼事!”
廷臣們爭吵商議,終日不絕,崇禎帝南逃就逃不成。
這樣一來,只有調吳三桂一路可走。但吳三桂部路遠,短時間內不能趕到,崇禎帝只得下令先調薊鎮總兵唐通和山東總兵劉澤清入援。
劉澤清人品很壞,先是謊稱自己有病,得到朝廷賞銀後,率部在臨清一帶搶掠一番撤回原地。唐通還行,率八千士兵很快抵至京城。但是,崇禎帝對將領不放心,派出太監做監軍。此舉惹得唐通大怒,拉起隊伍回到居庸關。崇禎帝無可奈何。放在早先,他一紙詔書,早就要了唐通項上人頭。
崇禎帝朱由檢確實是一位沉猜之君,任期內曾誅總督七人,殺巡撫十一人。而他手下的十四任兵部尚書,不是自殺(張鳳翼、楊嗣昌),就是被殺(陳新甲),或遭削籍,罕有善終者。
兵臨城下之際,崇禎帝人主的威嚴頓失。
情急抱佛腳,兵來要花錢。沒錢怎麼辦,崇禎帝只得讓勳臣、太監們出錢助餉。
這些腐敗到根兒的貪官財迷們紛紛搪塞,身為皇帝岳父的周奎僅捐出一萬兩,就表示自己家中再無銀兩。日後劉宗敏“追贓”,從周奎家抄出現銀和金寶一百多萬兩。內廷太監們心懷怨恨,讓他們出銀子比割肉還痛,有人還在宮牆上寫“反標”:“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