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準圓明園,是因為“圓明園是中國皇帝最寵愛的東西”。他的支持者格蘭特也認為“隆冬將至,軍隊必須及早退出,我們也很希望用一些方法來證明:聯軍已經取得了勝利,佔領了北京。”而在關鍵時刻,法國軍隊選擇了退出。這個以藝術著稱的國度保持了最低的道德底線,而堅持認為焚燒圓明園是“野蠻的事情”。
1860年10月18日,一把猖獗的火光從圓明園升起,一直持續到次日。
《圓明園,一個帝國的背影》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編“一個帝國的背影”脫胎於電影《圓明園》的解說詞。該部分透過一個全新的角度,依據大量的清代史料,講述了圓明園一百五十年悽美的故事。圓明園不僅僅是一座奢華的皇家園林,它是大清皇室榮辱的見證,它是大清帝國興衰的縮影。第二編“一部影片的誕生”記錄了電影《圓明園》的製作歷程,相信其中的許多細節會感動讀者。第三編是電影《圓明園》的文學劇本,讀者完全可以當作歷史小說來閱讀。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經歷了3代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他本身又參與過圓明園的建設,影片2/3的內容可以透過這個傳教士的“旁白”結構起來。傳教士郎世寧和牧師麥吉,兩個“神職人員”以上帝的名義,忠實地描述了他們眼中的圓明園。這是一部最大程度地忠實於歷史真相的小說,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所有的細節都來自於可靠的歷史記載。尊重歷史真實是這個劇本的首要原則,比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細節來自於當事人的日記,就連大清皇帝的“臺詞”也全部來自於皇家密檔。
金鐵木是一個有心之人。他在揣摩歷史細節的時候,內心是安靜的。“2006年9月8日上午,一部叫《圓明園》的電影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那一天,北京的天氣前所未有的涼爽,躁熱的夏天突然之間就消失了。秋日溫暖的太陽照在大會堂上,三三兩兩前來參加首映式的觀眾正在陸續入場。站在漢白玉的臺階上,我心靜如水。那是一種記憶當中似乎不曾有過的淡泊與平和。”電影拍完後,他把關於圓明園的一切整理成了圖書,《圓明園,一個帝國的背影》像一部紀錄片一樣,記下了歷史典籍裡的圓明園如何被他發現,並搬進影像世界裡去的過程,同時提供的大量皇家密檔又道出了歷史的真相:是英國軍隊縱火燒燬了圓明園,而不是歷史教科書裡的“英法聯軍”。事實上,法國軍隊只參加搶劫。
袁子虛:隱藏著的真相(2)
一本插有大量海報的圖書,是否有出版價值?出版者決定把《圓明園》的文學劇本收入書中。在前言裡,金鐵木寫道:“從2004年春天到2006年秋天,我的生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