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4 頁)
形勢,而且延伸到戰後,在相當程度上埋下了日後國民黨政府失敗的重要種子。
① 毛澤東致董必武的電報,1943年9月26日。
② 《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926頁。
③ 毛澤東致董必武的電報,1944年2月4日。
④ 周恩來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4年4月15日。
⑤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4年4月15日。
⑥ 毛澤東致林伯渠的電報,1944年5月16日。
⑦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河南會戰》上冊,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第20頁。
⑧ 《解放日報》,1944年6月13日。
⑨ 金城:《延安交際處回憶錄》,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08頁。
⑩ 伊·愛潑斯坦:《突破封鎖訪延安》,人民日報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27、28頁。
⑾毛澤東在《中情通報》上加寫的三段批語,1944年8月15日。
⑿《解放日報》,1944年8月15日。
⒀毛澤東致林伯渠、董必武的電報,1944年6月28日。
⒁中共中央:《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1944年8月18日。
⒂埃謝里克編著:《在中國失掉的機會》,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4月版,第242、243、249—260頁。
⒃埃謝里克編著:《在中國失掉的機會》,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4月版,第242、243、249—260頁。
⒄D·包瑞德:《美軍觀察組在延安》,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60頁。
⒅毛澤東在董必武向周恩來請示報告上的批示,1944年8月。
⒆毛澤東在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4年9月1日。
⒇周恩來致林伯渠、王若飛的電報,1944年9月4日。
(21)林伯渠:《在國民參政會上關於國共談判的報告》,《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589頁。
(22)毛澤東為林伯渠起草的致王世傑、張治中的信,1944年9月27日手稿。
(23)毛澤東在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4年9月22日。
(24)赫爾利致美國國務卿的電報,1944年12月24日,《黨史通訊》,1984年7月。
(25)毛澤東在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4年11月6日。
(26)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與赫爾利談話記錄,1944年11月8日。
(27)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與赫爾利談判記錄,1944年11月8日。
(28)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與赫爾利談判記錄,1944年11月8日。
(29)D·包瑞德:《美軍觀察組在延安》,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76頁。
(30)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與赫爾利談判記錄,1944年11月8日。
(31)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與赫爾利談判記錄,1944年11月8日。
(32)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與赫爾利會談記錄,1944年11月9日。
(33)毛澤東在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全體會議上的發方記錄,1944年11月9日。
(34)毛澤東同赫爾利談話記錄,1944年11月10日。
(35)毛澤東同赫爾利談話記錄,1944年11月10日。
(36)D·包瑞德:《美軍觀察組在延安》,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82頁。
(37)毛澤東致羅斯福的信,1944年11月10日。
(38)國民政府代表王世傑提交的三條反建議檔案,1944年11月21日。
(39)D·包瑞德:《美軍觀察組在延安》,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88頁。
(40)D·包瑞德:《美軍觀察組在延安》,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96頁。
(41)毛澤東、周恩來致王若飛的電報,1944年12月12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