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揀四的。你看過路邊的野狗會挑食嗎?只有被飼養的家犬才會挑嘴。
因此,當長期被飼養的家犬不幸被遺棄、流落路邊時,往往只有等死,因為他們根本不具備求生的能力,只能等著被自然淘汰。
我認識一位相當有手腕的長輩,她在離婚後回到職場二度就業,此時已有許多業務是她力有未逮的。
上班第一天,當主管交給她一份她根本就搞不懂的工作時,她仍是滿臉笑容地說:
“沒問題,我今天一定會處理好!”
接下來,她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去買了個蛋糕送年輕同事,央求她一步步教她該怎麼處理。
她利用交情為自己爭取到學習的機會,沒有在第一時間給主管一個消極的回覆,比起其他人,不論在工作的態度上或是對辦公室人際文化的掌握上,顯然她有能力得多。果然沒半年,我這個長輩就已經升上小主管了。
如果你在遇到這樣的情形時能回答說:
“我以前沒有做過,但請讓我試一試!”
或是“我早就想做一次這樣的工作,來鍛鍊鍛鍊自己,太謝謝了!”這樣積極的回答,上司會認為你很有前途,以後有什麼工作也願意讓你去做,你也就得到了鍛鍊自己的好機會。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凡事持肯定態度的部屬,較能得到上司的信任和器重,和上司的關係也一定很融洽。相反地,習慣持否定態度的部下,不會得到上司的信任,人際關係也不可能和諧。
當然,上司也有不對的時候,有時你也會說出否定上司意見的想法。
當上司問你“對這件事,你怎麼想的?”如果你用主管般的語氣回答說:“我覺得不行”或“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上司肯定會有一種感覺:你是哪根蔥,敢這樣說話?如果你想說出否定的意見,也應該想一想怎麼表達才能使你的意見容易被採納。
切記,上司想聽到的不是批判性的批評,而是具建設性的批評。
用沒有意義的批判來取悅上司的部屬,一定是一個低水準的部屬,永遠不會得到上司的信任和賞識。
辦公室的天擇律絕對不會比叢林中的弱肉強食來得輕鬆。你不吃的爛肉,可是有一堆人搶著吃;你不做,下一個被淘汰的人就是你!
。 想看書來
天擇律28 其實,老闆和主管也不想和你為敵
不論在哪一家公司,都可以聽到基層員工抱怨老闆有多可惡、主管有多不體諒人這類的話;只要有人跟上司關係好一點,大家就馬上會來幾句酸話:“喔,老闆的愛將啊!”“最近高爾夫球打得很好喔!”似乎跟長官關係好也成了一種原罪。
或許你不知道,老闆與上司也和你一樣,他們也是人,也渴望與大家有良好的人際交流。這裡所說的人際交流,不光是指工作方面,也包括個人。
在工作方面,一大堆報告、磋商等等的交流就不用說了;除此之外,上司也會想了解你個人的一些情況,例如你對一些時事的看法、工作以外的生活情況等等。因此,你也應該儘量把握住機會,讓上司瞭解自己。
很多人都會礙於上司或老闆的“頭銜”,認為自己“憑”什麼去和老闆寒暄,一看到老闆就躲得遠遠的,甚至下班時間在街上偶遇老闆或上司還裝作不認識呢(我就有朋友是這樣)!
這種逃避的心態,對於你與上司的人際關係來說,一點幫助都沒有。老闆又不是動物園裡的“兇猛動物”,難道會咬死人?事實上,只要你抓到機會就和上司多聊兩句,沒事別往他的痛處踩——就像沒有人會在李焜耀面前提到西門子一樣(明基電通因投資德國西門子,損失高達二百五十億臺幣,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在二○○六年宣佈,不再投資西門子)。
在公司裡,一定有人會有以下的想法:
“在工作的場合,為什麼一定要提及個人的事情呢?”
“除了工作之外,我就是不喜歡和主管聊天。”
“在公司裡,只要把工作做好不就可以了嗎?”
其實,大多數主管或老闆最在意員工的三個特質就是:工作能力、態度及忠誠度,這三項特質缺一不可。
一個知名廣告創意人曾說:“我是來做事的,不是來做人的!”
當然,這顯示了他十足的自信,不過,顯然他也過度自恃自己的才能,而忽略了這一點:如果他可以省下那些與同事或主管衝突而浪費的時間與心力,絕對能讓工作進行得更順利。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人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