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 頁)
密國,後為南高密郡。文帝元嘉十八年,省為高密縣,屬此。
南濟陰太守,二漢、晉屬兗州,前漢初屬梁國,景帝中六年,別為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國,後還曰濟陰。《永初郡國》又有句陽、定陶二縣並漢舊名今領縣四,戶一千六百五十五,口八千一百九十三。
城武令。別見
冤句令,漢舊名。
單父令,前漢屬山陽。
城陽令,漢舊名。
南濮陽太守,本東郡,屬兗州。晉武帝咸寧二年,以封子允,以東不可為國名,東郡有濮陽縣,故曰濮陽國。濮陽,漢舊名也,允改封淮南,還曰東郡。趙王倫篡位,廢太孫臧為濮陽王,王尋廢,郡名遂不改。《永初郡國》又有鄄城縣。二漢屬濟陰,《晉太康地誌》屬濮陽也。今領縣二,戶二千二十六,口八千二百三十九。
廩丘令,前漢及《晉太康地誌》有廩丘縣,後漢無。文帝元嘉十二年,以鄄城並廩丘。
榆次令,漢舊名,至晉屬太原。
南泰山太守泰山郡別見,《永初郡國》有廣平漢武帝徵和二年,立為平幹國。宣帝五鳳二年,改為廣平。光武建武十三年,省並鉅鹿。魏分鉅鹿、魏郡復為廣平。江左僑立郡,晉成帝鹹康四年省,後又立。,寄治丹徒,領廣平、易陽易陽,二漢屬趙,《晉太康地誌》屬廣平。、曲周前漢屬廣平,作曲周。後漢屬鉅鹿。《晉太康地誌》屬廣平,作曲梁。三縣。文帝元嘉十八年,省廣平郡為廣平縣,屬南泰山。今領縣三,戶二千四百九十九,口一萬三千六百。
南城令。別見
武陽令。別見
廣平令,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太康地誌》屬廣平。
濟陽太守,晉惠分陳留為濟陽國。領縣二,戶一千二百三十二,口八千一百九十二。
考城令,前漢曰甾,屬梁國,章帝更名,屬陳留。《太康地誌》無。
鄄城令。別見
南魯郡太守魯郡別見,又有樊縣。前漢屬東平,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任城也。今領縣二,戶一千二百一十一,口六千八百一十八。
魯令。別見
西安令,漢舊名,本屬齊郡。齊郡過江僑立,後省,以西安配此。文帝元嘉十八年,以樊並西安。《永初郡國》無西安縣。
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明帝世,淮北沒寇,僑立徐州,治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