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的研究研究他吧,這將有助於找到他最短的“那塊木板”!像敲敲桶似的敲敲他吧,你會由此發現他的水平境界究竟如何。正所謂“滿桶不響,半桶晃盪”。
一個企業好比一個大木桶,除非這個企業人浮於事,否則每一個員工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這個企業的最大競爭力往往不只取決於某幾個人的超群和突出,更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取決於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環節。
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許多相關的環節,只有找到該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那一關鍵環節並把這一問題解決了,才能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
? 木桶理論的相關推論
木桶理論是管理學中最為經典的理論之一。它之所以經典,就在於這麼一隻很普通的木桶,還包含著很多深刻的道理。
由幾個鐵圈兒或者一些竹篾(為方便敘述,下文一律稱為粘劑),將十多塊木板緊緊箍成一個圓筒,其底層鋪墊一隻底座。所有桶身的木板中,有兩塊面對面的會高出一些,這兩塊俗稱長板子,其上端有孔,一根橫樑穿孔而過,將兩者聯在一起,這樣的一個圓柱體,便是人們常說的木桶。
橫樑、桶身體板、長板子、底盤及粘劑,五者共同構成了木桶。如果木桶稱為一個組織,那麼橫樑就是其高層(高層管理者),木板是其中層(中層管理者),底盤是其基層(普通人員),粘劑是其文化。
橫樑好比企業的領導者,它是木桶的支柱,載著一切重量。如果沒有橫樑,木桶只能盛水,也就沒多大價值。梁要是不夠堅硬,承載力就會減弱。可見,橫樑是木桶的脊樑骨,組織的強弱,高層管理者的領導能力是關鍵所在。
組成桶身的木板是企業的中層。木桶能否盛水,關鍵是木板間是否有間隙,如果縫隙很大,桶裡的水就會漏掉,同樣數量的木板,如果它越寬,木桶的體積越大,盛的水也就越多,桶盛水的量取決於最短木板的高度,企業應當狠抓其薄弱環節,組織裡的各部門應當團結。
長板子是什麼呢?它就是一個企業中層中比較突出的管理者,可謂中層骨幹。
底盤是企業的基層,底盤由木板夾雜其間,緊緊圍繞木板,構成木板堅實的一面。底盤的作用不能輕視,如果它是腐爛之木,無法托住盛水後的重量。而且失去底盤,木桶空空如也。誠想企業要是沒有基層員工,那也就解體了。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力資源優勢正在替代傳統的物質資源優勢,以人為本已逐漸成為企業的共識,人文因素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整體競爭力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員工,特別是企業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越來越需要具備必要的人文素養。可由於我國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缺陷,經我國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大多數人的桶底是薄弱的,企業很有必要在企業員工培訓時補上這一課。
企業的“木桶”容量要增大,員工的培訓就必不可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能讓團隊不間斷地學習,就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長遠來看,唯一能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你的組織有能力比對手學習得更快。沒有一種外力能搶走你這個優勢。任何人想模仿你,在他們模仿中,你又超越他一大步了。
粘劑是企業文化。粘劑的最大作用就是將木板緊緊箍著,沒有粘劑,木板四分五裂,拼不成木桶。
粘劑之粘合力是關鍵,粘合力不強,無法將木板緊緊圍箍,木板就會出現縫隙,木桶漏水。
應當選取高粘性的粘劑,提高木桶強度,因為粘合力越強,木桶越堅固。
一個組織如何塑造優良的文化,直接決定了它能否吸引優秀的人才,能否將所有人員凝聚起來。
木桶不僅能夠盛水,而且可以提水。不斷開發木桶,追求價值增值,才是根本。選擇配合良好的木板,提高木板光滑度,實現良好對接,把間隙降到最低。如果木板凸凹不平,就容易出現間隙。所以要增強粘劑的粘性,保證木板緊接。
組織中的部門協調與個人協作,對於整體優勢的發揮,影響很大。這是木桶盛水的要領。
認清盛水形勢,狠抓較短之木,努力促其增長,切不可讓少數拖住多數。拓寬木板的寬度,增加木桶盛水。木板強度是關鍵,要想延長使用壽命,就必須最佳化木板結構。
不是隨意一塊木板,便能體現木桶的效用。組織應當促進各部門的統一,既要提升戰鬥力,又要加強配合力,保持整體步驟一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