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越氣。
愁更愁,憂更憂
我們對某一件事感到不如意,往往非常容易想起另一件更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再想另外很多件,所謂“禍不單行”,其實就是這種道理。
愈吵愈兇
很多時候,為某一件小事而爭論,雙方互相刺激之後,又揀起一件又一件過去的事情不斷挖苦對方,從而愈吵愈兇,氣話越來越多,痛苦累積加重,最後大打出手,直到兩敗俱傷後情緒才被迫安靜下來。
工作和生活中這8類扭曲的事例還有很多,多注意觀察研究,看看每天會發生多少這樣的扭曲現象,你如何掌控這樣扭曲現象?
生活的荊棘地
有一隻小兔子被狡猾的狐狸纏住了。
為了活命,小兔子便急中生智對狐狸說:“我說狐狸啊,大家都知道你很狡猾,所以,我請你千萬不要把我丟到長滿荊棘的地方去。”
狐狸聽了以後,心中竊喜,認為兔子最害怕荊棘,就真的把兔子丟到荊棘裡去了!
可是,兔子一旦到了荊棘叢生的地方後,狐狸反而不敢進去抓兔子了……
這個小故事反映了一個大智慧:將對手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看起來對我們極具威脅,而事實上對我們較為有利的事情上,對方很可能因此而被困擾,反而不採取我們真正害怕的行動,也就是有意讓其產生扭曲的覺知。
第五章 改善心靈的八大心識方法(1)
讀明白了心識作用和心識運作過程,就不難發現改變情緒管理情緒的邏輯方法,應用心識作用的運作過程,轉念改變想法,遠離憂傷的感受,釋放負面的記憶,種植善念,淨化心靈等,可以歸納出改善情緒的八大心識方法,從而更好地管理*不羈。
一、正反轉三思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正反轉三思,顧名思義就是正向思考、反向思考及轉向思考的總稱,它是一種積極改變人們內心想法的有效策略,是應用想識思考改變內心藏識的想法和認知。比如,對憤怒的事物,我們可以重新詮釋,改變解讀;對委屈的事及不合理的事可以重新將之合理化;對討厭怨恨的人,改變對他的觀點;對價值觀、滿足度重新定義,重新調整預期心。
正反轉三思覺識圖
(一) 改變想法策略
應用正反轉三思策略,即從正面、積極的方面思考,或向相反方向作逆向思考,亦可換位進行轉方向思考,即所謂人不轉我轉,我不轉心轉。
一位喜歡賭馬的人,因為丟掉了比賽用的寶馬而內心很痛苦。
我們假使他能夠從正面去思考,就會覺得“丟馬其實只是意外,沒有人能永遠擁有這匹馬,再傷心煩惱也沒有用”;
如果我們再假設他進行反方向的逆向思考,就會覺得“沒有馬也好,那樣我以後就不用再賭馬了,也就不會再有機會把錢賭輸給別人,細細想來,即使就算我能把馬兒找回來,以後賽馬時萬一不小心從馬上跌下來、跌傷了、摔斷腿了……更得不償失”;
如果我們假設他轉個方向去換位思考,就會認為“緣由天定,此馬丟了,或許我可以再買一匹更好的馬,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心理就會釋然許多。
阿東本來想請假,但是經理未批准,於是阿東就與經理進一步發生口角,並從內心懷恨經理,認為他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主管。
其實,阿東如果能正反轉思考,經理不批准事假這件事,肯定是有原因的,怨恨的情緒就會得到逆轉,心態也會平和許多。
下面,我們再利用正反轉三思策略對阿東請假的事件進行簡要分析。
首先,我們從正面進行積極的思考——請假批准不批准是主管的許可權範圍,經理有其考慮的各種因素,我阿東有義務服從和尊重經理的安排,並將此視為一種美德,這樣去想,或許就能夠避免上述的一切不快。
其次,我們再從反面進行逆向思考——未批准我事假也好,可以繼續工作,還可以多拿一點工資,並可節省外出的開支。其實,假如經理真的批准我的事假了,可外出時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
再次,我們可從各種角度進行換位轉向思考——胳膊扭不過大腿,我沒有必要和主管抗爭,以免節外生枝,等下一次經理心情好些再去跟他請假吧。我相信,一旦公司的生產工作沒那麼緊張了,說不定經理就會批准我的假期了呢。
又比如,某人遭遇親人病故,親人離散,令人非常傷心痛苦,但是我們誰都明白傷心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