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要改變孩子不好的行為,父母首先要找出在“白紙”上“畫圖”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是落筆太輕還是太重?是情緒抑鬱所以選擇灰暗色彩,還是脾氣暴躁時胡亂作畫?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效率,總是任性、執拗,不聽別人意見等現象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效率是受限於父母的控制,孩子所展現的軟性對抗;韌性、執拗、不聽別人的意見,則是孩子對父母硬碰硬的反抗。雖然在有些孩子身上,無論是軟性和硬碰硬這兩種現象都很明顯,但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只存在其一。
不過,看似只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這個問題就是有拖拖拉拉行為的孩子,其實是用拖拖拉拉的手段,表現任性。
經常表現出“不想按照你說的那樣做”的任性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這種執拗個性:不是不等父母把話說完,轉頭就走;就是你說你的,我繼續做我的,照樣拖拖拉拉;再不然就亂髮脾氣,或者悶不吭聲。因此,孩子拖拖拉拉的性格其實也就是他們任性的展現,孩子的任性經常用拖拖拉拉的行為來表現。
家長把孩子送來補習班無非是希望自家小孩能更具競爭力,所以老師常常會把進度落後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留下作課後輔導,照理說都已經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在複習及加強了,對部分學生卻仍不見效果。 原來他們就是為了排斥被留下這件事,也清楚地知道只要時間到父母就會來接,所以就拖拖拉拉地完成必須的進度,而導致效果不彰。
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可惜,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孩子的問題,一點都不瞭解 孩子的問題其實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情緒。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受限於經驗和知識的多寡,很難用言語說明清楚,他們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表達。 經常表現出拖拖拉拉的孩子,其實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暗藏在這種行為背後的無聲話語是:“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做才舒服!” 換句話說,拖拖拉拉的行為,其實隱藏著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隱藏著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之所以產生則來自父母在與孩子的情感互動中,鮮少甚至從沒有承認、接受、瞭解孩子的情緒,只是堅持己見,一味地對孩子的行為諸多幹涉。
做事情拖拖拉拉(2)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大部分的時間是跑而不是走,好動而不是安靜,吃飯時喜歡哼著歌或敲打著碗而鮮少專注地把飯吃完,鏡子是用來扮鬼臉而不是為了看是否穿戴整齊,等等,能夠深入體認到這點,才不至於讓自己帶著成人經驗而無法忍受孩子的種種行為進而遷怒自己和孩子。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拖拖拉拉問題時,他們明顯的情緒態度是惱火頭疼!這就說明,父母在當時非常生氣,處在“拿他真沒辦法”的無奈中。
現實生活中,愛拖拖拉拉的孩子的確很常見,但除了極少數外,通常並不是因為孩子智商低造成的。 造成孩子做事慢的因素通常有兩個。
一是孩子“手拙”,即做事情時,動作不熟練,也就是“笨手笨腳”。
由於孩子的神經、肌肉活動不夠協調,同時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導致他們做事情比較緩慢。
二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情缺乏急迫感。
孩子的時間觀念通常要到五歲左右才開始形成,而大約在八歲以後才逐漸穩定。如果孩子愛拖拖拉拉是因為“手拙”,父母就要想辦法鍛鍊他們手腳的協調能力,幫助孩子提高手足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
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遊戲,像比賽誰穿衣服穿得快,誰洗澡洗得快等等。透過這些小比賽,可以在過程中隨時教導孩子穿衣、梳洗、收拾玩具等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的技巧,教導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後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這些遊戲玩多了,孩子可能會感到無趣,這時,也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來肯定孩子的勝利。
如果孩子愛拖拖拉拉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那麼就要儘量培養孩子如何管理時間。
此外,孩子的拖拖拉拉行為還可能與父母自身的行為有關。有些父母平時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報紙,有些父母也會因為疲倦或懶惰而拖延該完成的工作,這些行為在潛移默化間影響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養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拖拖拉拉等不良習慣。因此,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