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0萬元。英國議院被這事弄得一籌莫展,只得召集會議,重新研究發光的整個問題。”
愛迪生剖分電流的設想也引起不少人的非議。一個博學的科學家希格斯博士(Paget higgs )說道:“近來在白熾燈這一方面有很多無稽之談。有某發明家宣稱他能把電流分成無限的支路。他不知道,或許是忘了這種說法是根本和能量不滅定律相牴觸的。”
英國的著名電學家斯普拉格(John T。Sprague )則認為愛迪生的設想是“空談”。他說道:“不論他是愛迪生,或是別人,他總不能超越那些公認的自然法則。他說從同一電線上能給你送來電光、電力和電熱,這完全是空談,決不能成為事實。他還說能夠利用電熱來烹煮食物,那更是荒謬絕倫了。”
有一個叫方丹納(Hippolyte Fontaine )的著名法國人,《電光學》的作者也說道:“電燈分路是不可能成功的,當燈絲白熾時炭質就會裂碎,所以小型的電燈簡直無法制造。”有的說:“連數學都不懂的愛迪生,竟想解決為世界學者所苦惱的問題,真可謂愚不可及。”
愛迪生聽到這些論調時,並不感到悲觀。他微笑著說:“我很相信人家的指摘,因為它能把冷酷的事實表現出來,因為它能鼓勵大家討論,而這又常是有益的。”
1878年秋,愛迪生又重新用“炭”進行試驗。他寫道:“在10月和11月,巴切勒製造了許多,至少有50種炭化紙,原料是纖維或其他紙張。在這些紙的表面塗上燈墨和瀝青的混合物,再捲成毛衣針狀,然後進行炭化處理。我們把這種材料製作的燈絲連線上路上,它們在真空中發光,只能持續一、兩個小時。我們用紙製炭絲,木製炭絲以及笤帚苗炭化後製成的燈絲進行了無數次試驗,最終得出結論,電燈問題的解決,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燈絲的電阻要高,散熱要慢。”愛迪生的炭絲試驗沒有取得成功,但試驗過的制燈絲的金屬中,鉑似乎是最理想的一種。於是他轉向鋁和類似鉑的金屬,因為這些材料符合電阻高,散熱慢的要求。10月5日,愛迪生提出了一份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專利號碼是214636。當時製造的燈泡還被稱作“燃燒器”。這種燈泡的燈絲,是鉑絲繞成的雙螺旋,它們之間再加一支金屬棒。當燈絲熱度接近鉑絲的熔點時,金屬棒便膨脹造成短路,燈泡溫度降低,鉑絲冷卻的同時金屬棒也冷卻下來,於是電流再次透過。
這方法雖然巧妙,但後來發現並不可靠。愛迪生說道:“在有一定量的電流透過時,鉑絲所發的光很好;但如果電流透過太多,它仍舊會熔去的。我得另外再想更好的辦法。”
全世界的人們都在等待著愛迪生公佈他的電燈,而他也正在努力的改良調整器。改良後的一種是利用玻璃管中熱空氣的膨脹作用,這一切比第一次的要完美多了。
第一份白熾燈專利提出以後,愛迪生對勝利更充滿了信心。他宣佈:“我已開始解決電的無限分割問題了。”派克教授說:“在大發明的前夜,沒有東西在他看來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時實驗室來了兩個新的工作人員,一個叫傑爾(Francis Jell ),本來受僱於華爾街洛雷律師事務所,但他對於電學感興趣。愛迪生是他的崇拜偶像。電燈公司開辦後,他要求加入門羅公園工作。洛雷為他找到了一個工作機會。11月中旬的一天,年青的傑爾乘車到新澤西的那個小村,並且獲得進入實驗室的允許。他的工作是在樓上清理電池。他對於愛迪生有不少的幫助。
第二天,又來了一個青年,他叫弗蘭西斯·R·厄普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後來又在德國大科學家海姆霍爾茨(Helmholth )那裡研究數學一年。湊巧愛迪生正需要一個數學家,為他的新電燈計算數字和繪圖畫形。他曾對人說道:“對於數學,我簡直一竅不通。”因此他便僱用了厄普頓。在他想到什麼念頭後,便叫厄普頓詳細地記錄下來。厄普頓受過高深的教育,對於計算,自然非常嫻熟。波普說他是“促使愛迪生成功的一個特別幸運的條件。”他的貢獻之一,就是以計算證明了愛迪生直覺的正確:電燈必須具有100歐姆以上的電阻,才可能成為煤氣燈的對手。
然而,不論厄普頓提供的幫助有多大,大量的工作還需要做,還要進行反覆的試驗。燈泡可以有各種形狀,每一形狀的燈泡,都要配合一系列不同的燈絲進行試驗。要正確估計每種形式的效率,就必須嚴格掌握每種燈泡的容積。關於這件事,還有一段愛迪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