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品:雍正皇帝
作者:二月河
內容簡介:
愛新覺羅·胤稹,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生於清康熙十七年(即公元1678年)。在大清十二帝中,胤稹的陰險狠毒是出了名的。《清史通俗演義》的作者蔡東藩評價道,胤稹的所作所為沒有一件事是可以對別人說的,由此可見其城府之深、為人之陰。
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看,胤稹這種性格的形成是有其原因的。他的生母只是一個宮女,在封建社會中,宮女的地位十分低下,沒有資格撫養皇子,哪怕是她自己十月懷胎的嫡親骨肉。因此,胤稹尚未出世,就被指派給了別的有身份的女人。此後,他的監護人又屢屢更換,這不能不給幼年的胤稹帶來寄人籬下的感受,並對他的人格產生不良的影響。當然,宮廷權力鬥爭的殘酷無情,也必然造就胤稹這樣的畸形人物。於是。清官野史中那個著名的由“傳位十四子”變為“傳位於四子”的篡改遺詔的故事。就順理成章地被安排在胤稹身上了。
胤稹到底是採取什麼手段,由一個不受父皇喜愛的四阿哥搖身二變成為大清天子的。這一點我們可以不去刨根問底。但是,我們卻應該知道,雍正和他的皇朝所經歷的同時也給中國歷史帶來的是怎樣的風風雨雨!這個目的,相信讀者在看憲這部《雍正皇帝》之後就會達到。史家的評說固然嚴謹真切。然而小說家官卻也有其活潑生動的特點,把這兩者巧妙而完美地結合起來,不是就能展示給我們一個立體的雍正了嗎?
1735年,58歲的雍正皇帝再也不能撥動中華帝國的碩大車輪了,他在臨死前傳位於皇四子弘曆。而這個弘曆就是被史家譽為“有乃祖遺風”、與祖父康熙大帝共同建立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幹完了也許是他這一生中最正確的一件事之後,雍正皇帝終於晏駕。死後,他得到了這樣的尊諡:“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廟號世宗,葬於泰陵。
正文
第一回 路漫漫風雪山神廟 夜沉沉淒涼赤子心
大清康熙六十一年的隆冬,紛紛揚揚的大雪鋪天降落。這雪,給山河大地披上一層銀裝,又好像在為剛剛去世的老皇上康熙戴孝致哀。山巒起伏之間,風攪雪,雪裹風,掀起陣陣狂飈。這驟然而來的暴風雪,也彷彿在預示著新建立的雍正王朝那不平靜的朝局。
這場大雪來得奇怪,它一下就下了整整一個冬天。東起奉天,北至熱河,由山東河南又到山西甘陝各地,處處冷得出奇,雪也下得特別。它時而是零零散散飄著的細碎的雪花,時而又是滾滾團團漫天灑落的大片鵝毛。或星星點點,或鋪天蓋地,白皚皚,亮晶晶,迷迷茫茫,一片混沌。山巒,河流,道路,村舍,都變成了渾然一體的雪原,到處都是銀白色的世界。偶而也會看到天光放亮,可那太陽只有慘淡蒼白的一絲溫柔,卻沒了平日的亮麗暖和。以致山村裡的老百姓,一個個都鑽到屋子裡,貓在炕頭上,誰也不肯輕易出門。
可是,就在這天寒地凍,風雪瀰漫的時刻,卻有一支馬隊,沿著冰封的山路,艱難地來到了我們面前。
這一小隊騎兵來得特別,他們身上的服色也很不一致。在隊伍的中間一匹高頭大馬上坐著的,是一位年輕的將領。他大約有三十來歲,穿著玫瑰紫掛麵兒的玄狐巴吐魯背心,外套猞猁猴的皮斗篷。略微有些瘦削的瓜子臉上,雙眉緊皺,小鬍子下兩片嘴唇帶著似笑非笑的冷竣,也透著幾分高傲和輕蔑。護衛在他前面的有十個人,十個與眾不同的人。他們都穿著四品武官的徵袍,戴著白色透明的玻璃頂子。在八蟒五爪的雪雁補服外面,還披著白狐風毛的羔皮大氅。他們那虎背熊腰的身板和神氣活現的架勢,令人一看就知,他們是王府的護衛。走在那位將領身邊的,是兩個文官打扮的人。大概官職也不算太高,文縐縐,酸溜溜的,看樣子像是從內務府來的筆帖式。他們的馬後還跟著一大群兵丁,約摸有二十來個人的樣子。這一行人現在正來到山西省娘子關外,在一座風雪瀰漫的山神廟前停住了馬。打頭的護衛四外瞭望一下,簡直分不清哪是道路,哪是溝壑。他連忙招呼隊伍停了下來,自己跑到前邊去打探路徑。馬上坐著的那位青年將領也不說話,用手按了按腰間冰冷的劍柄,仰望著漸漸黑下來的天色,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探路的人回來了。他在那位將軍面前翻身下馬,就地打了一個千說:“十四爺,咱們走到絕路上來了,這前面五六十里大概也難找到宿頭。奴才見這裡有個破敗的山神廟,香火早就斷了,連個人影都沒有。請爺示下,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