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的一面,只是看你是不是能夠透過區分來發現。
假設說,你踏入職場,做的第一個案子就成功了。這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幸運嗎?
如果你只是抱著僥倖的心態,那麼很抱歉,下一次你就不一定能做成功了。因為,幸運就像買彩票一樣,是個隨機事件,你並不擁有支配“幸運”的鑰匙,因為你不是上帝。
在心態修煉的第一個環節,你應該已經學會怎樣洞察。透過洞察,你在自己的記錄中,做了很多的準備。
在立體式洞察中,你得出的結論是,你做好了與同事的配合,與客戶的溝通,最終順利完成任務,並得到了老闆的認可,儘管你跟老闆的溝通有些不太同步。
那麼,在“區分”的環節,你要怎麼讓這些結論被進一步地消化,好讓它們轉化成你血液裡天然流淌的成功因子呢?
你要區分出來,正是認真、團隊意識、溝通意識……這樣一些正面的心態讓你獲得了成功。因此,你要藉助區分總結出自己心態中“陽光”的那一面,並堅持下去,你離下一次成功就不遠了!
再次,區分讓我們剝除心靈上的“盔甲”,發現被遮蓋的潛能。
按心理學理論的說法,每個人潛意識裡都會有自我防禦系統,保護自己免受外來侵害。然而,防禦系統過強或過度濫用,就會讓人好像披上一層厚厚的“盔甲”,把潛能掩蓋住而無法彰顯出來!
第36節:混淆的信念是你最大的路障(3)
()
這些“盔甲”還有可能是我們在做事情不成功時,給自己找的理由、藉口、證據。我們這麼做是為了讓自己的失敗合理化,讓自己心裡可以更平衡,而我們往往還不自知。防禦系統本身是對人有益的,但過多就變成了逃避現實,變成了自我超越、自我實現的障礙。
你經常會聽到有人說:
“哎呀,現在市場環境太差了!”
“我們的員工素質跟不上!”
“我們的資源不足!”
“我們的資金不夠!”
我們總是喜歡把自己做不好的原因歸結為這些外部因素。但是,事實上,我們往往忘記了問題可能就出在自己身上!
有一個小夥子,上班總是遲到。每次遲到的時候,他都喜歡跟上司說:“對不起!我這個人時間觀念不強,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