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
第34節:混淆的信念是你最大的路障(1)
混淆的信念是你最大的路障
心態修煉中的360度區分,到底是要區分什麼呢?
首先,要全面分析自己的心態真相,然後區分出那些阻礙我們做出正確判斷的負面信念。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心態上的執著而迷失自己的方向。心理學中稱之為“斯格託瑪”效應,希臘文直譯為黑暗、失去了部分視野,或稱為盲點。這裡用來說明,一個人超出自己習慣的範圍就會看不到、聽不進,只能看到有限的可能性,排斥了對更多資訊的感知。
只要我們受到了以前的思想影響,先入為主了,我們就會固執於自己已有的信念,對其他認識問題的角度產生“斯格託瑪”效應。這時候人是看不清自己的盲點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潛力在哪裡。
區分就如撥雲見日,透過層層迷霧,直到讓我們如實地看到真相。
一位在大學裡工作的女教授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情。
原來校長想提拔她做教務處長。但是她認為做教務處長會付出很多精力和時間,自己最想做的是照顧好家人,經營好自己的家庭,所以沒有答應出任教務處長一職。
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校長對自己的態度漸漸冷淡了。她感到很苦惱,於是就跟我聊了聊。
我:校長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你冷淡了?
女教授:從我拒絕他做教務處長這個職位開始。
我: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女教授:一是他忙,二是對我很失望吧!
我:失望什麼?
女教授:覺得我不上進,認為我有能力又不為他分擔。
()免費TXT小說下載
我:哦!如果你是校長的話會有怎樣的感受?
女教授:也會很不開心啦!
我:你拒絕了校長提拔你做教務處長,是不是你自己的選擇?
女教授: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你達到自己的目的感受怎麼樣?
女教授:做我自己選擇的,當然開心了!
我:第一你實現了你的目標,做了你想要的選擇,所以你開心;第二校長沒實現他的目標,他不開心!所以他對你疏遠了,你覺得他做得怎麼樣?
女教授:要說也是,畢竟這讓他很為難。但我為此很煩惱,感到很委屈,因為我這樣做也沒什麼錯啊。
我:你沒有錯,你的領導也沒有錯。只是你沒有區分到人與事。在你拒絕領導的任命時,你知道他會為這件事不滿意的,但並不代表他對你人不滿意,否則他也不會提拔你;從另一個角度說,你只為你的家庭這個目標負責任了,沒有為第二個目標——和他有個很好的關係負責任。所以,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為改善你們之間的關係再做些什麼。
女教授:噢!我明白了!
這位女教授之所以會感覺到苦惱,就是因為她沒有對許多混淆的信念做好區分,而且始終生活在自己的邏輯當中——“認為自己沒錯!校長不該這麼對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恰恰是這些信念的混淆,讓我們處於兩難的境地,阻礙我們做得更加卓越。
第35節:混淆的信念是你最大的路障(2)
其實,在這位女教授身上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區分,比如做了處長就不能很好地照顧家庭了嗎?或者她對付出這麼計較,那就一定能照顧好家人嗎?因此,我建議這位女教授一定要正視這些區分,因為這能幫助她進一步理清自己混淆的信念,開啟信念的盲區。
區分讓我們更加清晰地面對自己心態的真相,排除那些似是而非、阻礙我們正確判斷的信念,進而有助於我們改善自己的行為。
其次,區分讓我們發現自己心態上的“陽光地帶”。
什麼樣的心態能讓我們獲得成功?是積極的心態!
是什麼讓我們發現對自己有利的積極心態?是區分!
有一個農民,他家的屋子總是很暗。農民心想:“沒辦法,誰讓我的屋子是朝西的呢。”
有一天,農民爬到屋頂的閣樓去找東西,忽然發現屋頂有一個天窗,只不過上面蓋滿了灰塵。
他很驚喜,連忙讓妻子拿來笤帚。花了一個小時的功夫,天窗的灰塵被清理乾淨了。陽光從屋頂透了進來,農民的小屋一下子便亮了很多。
有時候,我們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一無所有。我們每個人的心態都有“陽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