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完結後的聊天(第2/4 頁)
,會很慘的。
所以,我最近給了自己一個新的身份定義,學生。
而之前的定義是終身學習者,我覺得這種舊定義有那麼一點點傲慢。
三十多歲的學生,很多人或許覺得彆扭,但當我給自己這個定位後,突然特別輕鬆。
這樣,我就可以毫不在意別人的肯定或否定,也不會對別人的指責和攻擊反應過度,必然會讓自己更加虛心,反正我是學生,我怕啥?
當然,這是我最近的身份定義,做得還不夠好,但已經初顯成效。
所以,一個學生會去“說教”嗎?不會。
我真的只是分享。
但更美妙的是,我原本以為這本書只是我個人的分享,但當構建了初步的世界後發現,“蘇業”的言行,是超出了我的掌控的。
或者說,書中很多地方的的確確由我掌控,但是,當我寫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超過我原本預料的地方。
這個名為《眾神世界》的世界,並不是我一個人構建的,是我和裡面的人物一起構建的,甚至還包括讀者。
所以,不是我說教,甚至也不是我在分享,是書中的人物,借我之手,來更清晰地展現他們自己。
我從來沒自大到覺得自己可以“說教”的程度。
前幾天在作者群和一個作者朋友討論,雙方看法不同,當然,只是討論,都不算爭論。
他說,他認為人是無法被說服的。
結果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我一直在被說服啊,我經常被那些更優秀的理論和思維說服。
或者說,與其說是我被說服,不如說,我接受了不同的角度。
因為我還是個學生,所以我很冒失,有時候暴躁,經常犯錯誤,經常衝動,書中很多內容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請大家包涵。
也請大家以後別拿票威脅,或者用棄書退訂威脅,當然,開玩笑的除外。
有什麼不滿,說服我吧,或者說,幫我開啟另一個角度。(手動斜眼壞笑)
三,
我……果然就是在聊天啊,啥都說。
想了想,算了,愛咋咋地吧。
這樣挺好,不高不低,不怕摔。
四。
永遠警惕“貴”與“賤”,永遠警惕“尊”與“卑”。
五。
之前有讀者一直讓我推書,我也承諾了,趁這個機會簡單說說。
其實我這兩年讀的書挺雜的,有些書其實……意義不大,或者不適用於任何人。
比如我一個月看了二十多本快速閱讀技巧的書,你們猜我最後得出什麼結論?
“完全”快速閱讀的書,價值很低,也特別容易產生自己會了、自己懂了、原來是一回事啊、原來差不多啊這種知識錯覺,會讓自己失去深度思考能力。
任何有價值的書和內容,都需要反覆閱讀,反覆思考。
當然,低價值不代表無用,快速閱讀特別適合選書,也特別適合懶人,比如大多時候的我(捂臉)。
這次推書,我還是推對所有人都有用的“自我管理體系”的書吧。
對,是對所有人都有用,下到幾歲小孩,上到耄耋老人,都有用。
自我管理體系,我的認知是,主要分四大塊,情緒管理,精力管理,時間管理,還有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最複雜,而且因人而異,我就不多說了。
我一開始只是重視時間管理,但直到學了一個小小的判斷方法,才意識到情緒管理和精力管理的重要性。
把自己要做的事、想做的事、應該做的事列出來,然後在後面寫上“能力”“動機”“情緒”“精力”“時間”和“方法”六項。
然後判斷,每一件事情,這六個因素是偶爾影響,還是一直影響。
結果我驚訝地發現,對我來說,情緒和精力,竟然是我的恆定影響因素,無論我做什麼事,如果這兩個因素都有極大的影響。
包括休息,包括玩。
當時我是列了表格的,更直觀,然後我就震驚了。
能力、動機和方法,有時候影響,有時候不影響。
時間是廣義的緯度,理論上都影響。
所以,很顯然,情緒、精力和時間,是重中之重。
實際上,這三個領域,都很難,我一直在慢慢掙扎……不,是攀登,哪一個領域都是大坑,但我同時在三個大坑中爬。
1,精力管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