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4/4 頁)
,中國那麼大,這年頭像這樣的孩子那麼多,自己能勸幾個呢?就算勸了有用嗎?有些事誰都避免不了,是隻有親自經歷過才會真正懂得它的壞處的,譬如死亡。我是一個真正幽默派的樂觀主義者。但是,我也怕死亡,比老鼠怕貓、樹怕電鋸還要怕。那時,我總是在想,一眨眼我的十八年青春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了,只留下一點令自己後悔的記憶,那麼是不是我再一眨眼,突然想起年齡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到了老年,或者是接近死亡的那一天?我不敢想,我真的不敢想。
面對這個問題時我總是逃避,因為只要一想到死亡的問題,我就會抑鬱好一陣,感覺自己是那樣得渺小,那樣得無用,自己都已經十八歲了,卻還一事無成。可是,時間永不會倒流,青春就像是上網,一開機,不管你怎麼利用,它都在記著費。
學校像一些小商販一樣,在最後的關頭還不忘撈一筆。我看著滿書包、滿抽屜、滿桌子、滿教室都是校方替學生們採購的複習資料,竟然情不自禁想起了北京,想起天安門,想起毛主席——因為複習資料中有大堆來自於北京各區的模擬試卷。 txt小說上傳分享
18
不過從經濟角度去看,這些最後變成廢紙的試卷對工薪階層來說還算可以承受的,而五花八門的參考書才是真正的無底洞。本來很簡單的一個知識點,被這些參考書一解讀一分析,就變成了博大精深的研究課題。本來很簡單的一個定理,作者都會把它拿來單獨列為一章進行講解,然後分析得比哥德巴赫猜想還難,最後出上一堆孿生兄弟一樣的習題,做到讀者嘔吐抓狂為止。而有些完全一樣的見解和方法,會同時出現在好幾本參考書裡,還分別被冠以不同的名稱,成為各自的“研究成果”。參考書的作者們都有不小的來頭,不是特級教師便是曾經出過某年高考試卷的前輩,很有號召力,不少讀者看完作者簡介就直接掏錢了。
每個學生都自願或被迫買了十五本左右此類《無敵解讀高考》,加上那些模擬試卷,消費五百都算少的。後來有傳言說一些老師在定參考書目的過程中拿了書店的回扣,不過大部分家長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