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下去,或有可能動搖魏國根基,令百姓重陷水火。”
聖元帝何嘗不知?但怎麼抑制相權,這卻是個難題。其實君權與相權的衝突古已有之,不少君主也曾做出過努力。他們把相權一人獨攬拆分成幾人共事,先後有了左相、右相,覺得不夠穩妥,又把內侍提出來立為中丞,最後反倒鬧得朝堂更加混亂。
聖元帝絕不會讓宦官擔當要職,把身邊也弄得危機四伏,於是搖頭繼續苦思。
關父已略有章程,卻不便自己提出。他出任太常之前是夫子,最善於舉例發凡,循循善誘,讓弟子學會獨立思考、判斷,然後解決,而不是什麼都面面俱到地為他們做好。如此,諸人非但無法成材,還會日漸墮落。
而聖元帝這位弟子則更為特殊。你為他想得多,做得多,他未必會感激你,反倒有可能心存間隙,暗中防備。最好的辦法是引導他往正確的方向走,讓他自己意識到該如何掌舵。待目標達成,他龍心大悅、自信不疑,別人也就安全無虞。
兩人均在思索對策,只不過一個還處於矇昧,一個已胸有成竹。恰在此時,一名長相毫不起眼的內侍悄無聲息地走進來,雙手奉上一封密函,說是邊關寄來的。
聖元帝接過密函,歉然道,“太常稍坐,朕去去就來。”
關父不敢耽誤軍情,只讓皇上自去處理不提。
入了偏殿,聖元帝拆開信封細細看完,不免長舒口氣。夫人竟與趙陸離分府別居了?好,不愧為傲骨錚錚的關氏女,當做決斷時毫不含糊,一下就切中要害。即便趙陸離已有悔意,怕也晚了吧?
分府這一招真是妙啊,憑趙陸離做下的那些事,判一個奪爵也不冤枉。倘若夫人不分府,趙家的那塊鑲金匾額定然保不住,其下場只會與葉家一樣,落得個棟折榱崩。然而東、西兩府一分,各自重設正門,“鎮北侯”的招牌剛摘下,立馬就能掛上“徵北將軍府”的牌匾,誰敢造次?誰敢落井下石?一家老小也都保住了。
這還不算。西府沒有主事,趙老夫人和阮氏又敬服她,她便能大權獨攬,恣意行事;而東府削了爵位,減了用度,人心渙散之下只能依附西府,便也聽憑她擺佈。哪怕趙陸離是她的夫君,本該佔據主導,卻也奈何不了她分毫。
以後在趙家,她自是想怎麼過就怎麼過,誰擋了路,她也不去對付,只一腳踢開便罷,當真是好犀利的手段,好開闊的格局。
聖元帝將密函反反覆覆看了多遍,忽然靈光一閃,撫掌大笑。原來管理一個國家竟也可以照搬此道,既然朕玩權術玩不過你們,好,朕乾脆不玩了,分權,分部尉,分職能,等人心亂了,黨派散了,連丞相也做不了主了,還不得回過頭來憑朕決斷?夫人真乃賢內助是也!
關父聽見皇上舒爽至極的笑聲,還當邊關傳來捷報,正暗自回憶哪處近日頻發戰事,就見皇上龍行虎步,迎風而來,尚未坐定便道,“依朕看,節制相權可分而化之。”
“哦?怎麼分化?”關父眼眸微亮,表情驚訝,顯然沒料到皇上無需自己提點就能想到這一步。
“非左、中、右之分,而是職權之分。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丞相不是說讓專職部尉處理朝事嗎?那便讓專職的來,兵、刑、戶、工、禮、吏,誰精於此道就掌管此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丞相再全知全能,總有不擅長之處,而他手底下那些人雖唯他馬首是瞻,但若把丞相的權利攝取一部分,朕以為無人會反對。而丞相恐會抗擊,以致朝堂震盪,故朕欲把軍權這塊單獨分出去,重設一個部尉,由朕親自掌管,以便鎮壓全境。以前是一個大餅一人吃,其餘人等捱餓;現在是一個大餅人人有份,除了原先拿餅那人,誰會往外推?只怕不會推拒,還會爭得頭破血流。附議的聲音漸漸多了,朕倒要看看王丞相能不能頂得住,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皇上本就手握重兵,倘若要單獨設立一個專司軍務的部尉,定是輕而易舉。王丞相沒了軍權就等於剪除了爪牙的老虎,不足為懼,又有諸人蜂擁而上瓜分相權,琅琊王氏的千年風光恐怕很快就會結束。”關父不禁對皇上刮目相看。
“正是。早前已有左中右三分,那麼朕就沿襲舊例,也來一個三分,每一分各有專司,具體如何排布還需帝師、太常和諸位愛卿詳談再定;又把軍、政二權分割,各開一府,從此管政不可涉軍,掌兵不可攝政,互為掣肘。”聖元帝腦海中已有了新的官僚體制的雛形,而在這個體制之下,皇帝的權利會攀升到頂點。屆時他想怎麼改革就怎麼改革,無人能阻礙他的道路。
當然他一個人的智慧極其有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