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理順,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總會有一天要出大事。聽說四川安徽兩地就有上萬人,因稅費問題,鬧到鄉鎮府上訪請願。”
第40章、雪上加霜(2)
孫澤說:“起初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包產到戶,解放了農業生產力。生產關係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我國農業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是好景不長,被上面“分灶吃飯”財政體制的改革攪黃了。農民成了唐僧肉。弄得現在我們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農民真苦啊!我們常講我們和農民是魚水關係,可現在變成了油水關係。物極必反,這既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規律。唉,我們是杞人憂天,怕天傾。”
他們倆說著話,不知不覺,車子就到了藍溪村河邊的油麻田井水堪上。
向政農說:“老孫,這裡的井水很有名,我們下去去吃口涼水吧。”
孫澤說:“好。天氣太熱了,口都乾焦了。”司機把小車停在井水上面路旁的一株大刺槐樹的樹蔭下。
吃過涼水後,他們在井水旁的樹蔭裡歇了會兒涼,就從巖磴上走上來。向政農對孫澤說:“我們到藍溪村受災最嚴重幾個村子去看看。一個多月啦,不知道那裡的情況現在怎樣了。我還是在剛暴發洪水那幾天到那兒的。”
孫澤說:“好”。
小車順著藍溪河的沿河公路,七拐八灣繞過了好幾個村子,才來到辰河邊上。這裡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於家坪、於家坪、吳家坪和劉家坪。它們一溜幾個大坪就坐落在辰河邊上,面臨辰河的要衝。上次洪水沖毀房屋五十來幢。
他們來到這裡,雖然洪災過去了一兩月,但偌大的村子裡,仍然到處是屋場翻天和斷壁殘垣被洪水損毀的慘烈破敗的景象。即是沒被沖毀掉的房屋,也是東倒西歪。有的壁板脫落,光剩個屋架可憐地支稜在那裡。整個村子,只有幾戶有錢的人家在平整地基,準備籌建房子。村莊很多地方,地皮都被洪水剷掉了一層,露出裡面的黃泥骨子,地上寸草不生。樹木連根拔起,有的被沖走,有的還淪在那兒,裸露著樹腦上傷痕累累的一篰篰白色的樹根。新圈壘的黃泥田埂的田裡已經栽上秧苗,由於表層肥土被洪水沖走,田裡明顯缺肥,栽下的秧苗就像大病初癒的病人,一副枯黃的病態。
向政農和孫澤來到吳家坪院子裡。村裡的人們聽說縣上來了兩位大領導,都蓬攏來看稀奇,因為他們從來還沒有見過所謂的縣官。吳家坪村的組長盛興和義成,他們剛從田地裡回來,聽說縣上來了人,放下農具就趕了過來。
義成一見是向政農,就連忙走攏去打招呼說:“喲,是向副書記,這麼大熱的天氣,你們還來下鄉呀?”向副書記見是義成忙走上前,緊緊地握著義成的手。義成是因為上次調田的事認識向政農的。他們互相介紹認識後,握了握手。義成從旁邊村民的家裡搬來了幾張小凳子,放在禾場坪的柚子樹下,給向政農和孫澤坐。
向政農隨即問了組裡的晚稻種植情況。盛興一五一十地做了回答,說:“晚稻按年初的計劃面積栽是栽了下去,但禾苗長勢並不怎麼好。你們沿路來可能已經看到了。一二三類苗各佔三分之一。以往我這裡全是一類苗。”
第40章、雪上加霜(3)
向政農問:“為什麼二三類苗比例佔這樣重呀?”
盛興說:“一是缺秧苗。今年洪水秧苗損失嚴重。半數以上人家的秧被洪水沖走或被潮泥漚爛。少數人家種的是覆水秧。大多數的人家是從外地買的高價秧,他們栽的大多是根根秧。二是缺肥料。因為在漲洪水之前,大家都把晚稻田的肥料買回來了,洪水一來,全濃長江去了。由於豬糞、牛糞、雞鴨糞等家肥全被洪水沖走了。現在大多數人家買不起肥料。再加上田裡的肥土被洪水沖走了,翻耕過來的都是老底子土,禾苗來事慢。”
向政農問:“救災糧款你們都發了嗎?”
義成說:“你莫問救災糧款了。發是發了,但圇是胡椒不辣湯。沖毀房屋的,每戶發二千五百元,一個半立方木材。其餘受災的群眾,每人發放二十塊錢,救災糧一十五斤。另外有子女在外頭工作的一分一厘都不給。而在工作單位的子女,每人還要硬性扣繳兩百元工資,作為抗洪救災捐贈款,他們救災著雙棒棒。”
向政農聽了,“哦”了一聲,就不做聲了。
孫澤說:“上面撥三百來萬,縣裡又自籌三百來萬,總共就是六百來萬,糧食一百五十萬噸,還有衣物等。到下面怎麼就只剩這點了?那生活怎麼過呀?救命糧他們也敢動嗎?!嗯,早稻收起來還有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