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頁)
了實事求是的作風。加強了團結,增強了黨性和必勝的信心。
1942年春至1943年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為了實現黨的一元化領導,一一五師、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山東縱隊)連續進行了三次精簡,壓縮機關,加強基層。戰鬥部隊縮小編制,一一五師、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機關合並,成立了新的山東軍區。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一一五師政委、代師長。主力部隊全部地方化,撤消了一一五師及山東軍區所屬各旅、各支隊的番號,部隊整編為13個兵力充實且領導堅強的主力團,實現了軍事上的統一指揮。1943年3月,張仁初調到山東軍區特務團任團長,政治委員張雄。由山東軍區直轄。
1943年,中央制定了“十大政策”,全軍掀起了大生產運動,克服敵人“掃蕩”和破壞帶來的經濟困難。張仁初帶領特務團除完成保衛軍區首長和機關安全的任務外,還組織全團進行了一系列生產活動。張仁初率部移駐拓汪沿海地區挖鹽田,他以身作則,帶頭勞動。很快完成了挖鹽田800畝的任務,運鹽收入32。7萬元,受到軍區表揚。特務團三營開荒100多畝,打井10眼。此外,還成立合作社,創辦煙社,增加收入。解決了部隊很多困難,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負擔。
進入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越來越好,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連失敗。國民黨在美國支援下,制定了一條堅持獨裁,準備在抗戰勝利後發動內戰的路線。在決定中國命運的歷史轉折關頭,中共於4月23日至6月報1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七大”精神鼓舞下,山東軍區實施了1945年夏季攻勢作戰,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7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反攻任務,組建野戰軍。山東軍區改稱“山東解放軍總部”,下屬五個軍區,張仁初任濱海軍區參謀處長兼警備第十旅旅長。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政治委員唐亮。
日寇投降 展開大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佈投降。山東軍區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向未投降的日偽軍展開全面反攻。從8月中旬起,濱海軍區所屬第一、第二師、警備第十、第十一旅及濱海支隊。任務是一部分向膠濟路沿線東段進攻,配合膠東軍區奪取青島;一部分收復沿海地區,攻佔連雲港。濱海軍區組成以陳士榘司令員為首的前線指揮所,張仁初協助陳司令員制訂作戰方案,指揮部隊。8月16日,駐臨沂日軍逃向棗莊,守城偽軍憑藉日軍留下的武器、糧食及堅固的工事企圖頑抗。17日,濱海軍區與魯中軍區各一部向守城偽軍發起進攻,敵人以城堅炮利瘋狂抵抗。我以挖坑道逼近敵人,用2000公斤炸藥進行坑道爆破,炸開城牆。於9月11日佔領臨沂,殲敵2000餘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濱海支隊和第一師於8月19日解放膠縣,殲敵張洪飛部2000餘人,迫使偽軍高伯廉部700餘人投降。第二師於8月21日解放石臼所、贛榆、青口,切斷隴海路東段,逼近海州和連雲港。
9月5日,諸城日軍撤至高密,張步雲率偽軍4000餘人頑抗拒不投降。是日夜,張仁初協助陳士榘冒雨發起進攻,佔領東、西關陣地。次日晚發動總攻,突破西門,經一個多小時激戰,佔領全城,斃敵400餘人,生俘2100多人,繳獲武器一批。諸城解放,日照守敵懾於被殲,棄城而逃。
(0)2樓作者:唯楚有材發簡訊加好友發表於:2010…04…13 20:36:53'道具''舉報''回覆''編輯''刪除'
更多作品級別:額外外委積分:265 1945年11月,張仁初奉命成立前線指揮部,指揮警備十旅和十一旅一部,發起泊兒鎮戰役。張仁初為前線指揮部司令員,賴可可為政委,譚士敏(警十一旅政委)為副司令員,劉偉為政治部主任。泊兒是膠南重鎮,是濱海地區敵人的最後一個據點。從11月24日起,張仁初指揮部隊拔除泊兒外圍各據點。泊兒鎮外是平原開闊地,易守難攻,為避開敵人火力,部隊實施坑道作業逼近敵陣。12月20日,在炮火掩護下發起強攻,並實施了坑道爆破。隨後我軍攻佔南門,經圍殲和追擊,於28日夜結束戰鬥,殲敵3000餘人,使濱海地區除青島外完全解放。
抗戰八年,張仁初轉戰晉、魯兩省,在一一五師首長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率領所屬部隊與日偽軍進行了長期的浴血奮戰,多次面臨極端的危險,與死神擦肩而過。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為建立晉西南、魯西、魯南、濱海等抗日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