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目前少奇、恩來同志不便於講話,只有我便於去談。說錯了,如果主席生氣,也元關大局,最多撤銷國防部長,黃克誠同志也能當。”
事實上,彭德懷這番話不過是“極而言之”,他完全沒有想到後來的嚴重後果。彭德懷把信送給毛澤東後,對於這封信會得到怎樣處理,憑著他對毛澤東的瞭解,作了以下三種估計:一是主席找他談;二是在黨委會議上議論一下或者傳閱:三是發給參加會議人參考。
彭德懷的信,在毛澤東的案頭放了兩天。
毛澤東左思右想,考慮著應當採取什麼態度。
不久,毛澤東作出決定:調不在廬山的政治局委員馬上上山,參加會議。
毛澤東在彭德懷信上加了個題目:《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書》,並加了一句批語“印發各同志參考。”
7 月16日,彭德懷的信發給了與會人員。
北京。廬山會議開了半個月,黃克誠還在中央軍委守攤子。陳雲、鄧小平、彭真和林彪也都未去廬山,似乎這只是一次正常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黃克誠沒有在意。
他在北京準備了兩個有關工業工作的檔案,打算送給中央考慮。
一個檔案是關於鋼鐵工業的,主要是講我國現已有一千多萬噸鋼的產量,目前應著重質量,不要只追求數量。蘇日兩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鋼的年產量都不甚高,但在戰爭中都顯示了很大的威力。
另一個檔案則是關於無線電工業的,軍委開會時,陳毅、聶榮臻、賀龍等幾位元帥都主張不能削弱對軍事工業的領導,於是黃克誠起草了一個加強對無線電工業領導的檔案。此時,國內情況開始出現混亂。河北、山東發生饑荒,青海也在鬧饑荒,雲南逃亡緬甸的人相當多。
看了內部參考,黃克誠感到問題嚴重,非常不安。“報告總長,中央急電。”一位參謀遞過來一封電報。黃克誠一看,是中央通知他立即到廬山參加會議。黃克誠拿著電報,陷入了沉思。
黃克誠已經得知,7 月14日彭德懷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看來凶多吉少,很可能要遭到批評。
他意識到會議分歧嚴重。
黃克誠想:我對有關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確有很多意見,和彭總的看法基本相同,趁此機會向中央提出也好。黃克誠接彭真電話,讓黃克誠和他一起上山。
7 月17日,黃克誠到達廬山。
上山後,黃克誠住進安排好的住房,碰巧正在彭德懷對面。一會兒,彭德懷便拿著他給毛澤東的信給黃克誠看。“克誠,我給主席寫了一封信。”
耿直的彭德懷直截了當地說。
黃克誠接過彭德懷的信,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他沉默良久。
“彭總,這封信的意見我贊成,但信的寫法不好,語言中有些提法有刺激性,你為什麼這樣做?”
彭德懷看了黃克誠一眼,爽朗他說道:“實際情況那麼嚴重,會議上沒人敢說尖銳的話,我就是要提得引起重視!”“彭總,你總是感情用事。你和主席共事多年,應該互相瞭解較深,這些話你何不與主席當面交談?”黃克誠說。“他不見我啊!”彭德懷嘆了一口氣,說道。
建國後,毛澤東和政治局委員很少見面。彭德懷很有感觸。第二天清晨。
廬山雲霧繚繞。
廬山的霧,時聚時散,時疏時密,迷濛變幻,景色萬千。這給那以奇峰異石、青松碧水而著稱於世的匡廬,增加了一層奇幻的色彩。
周小舟、周惠和李銳來到黃克誠住處看他。寒暄之後,他們又談到國家形勢。
二週和李銳意見一致,認為不改變“左”的方針不行。
“會議上有壓力,不能暢所欲言!”有人談道。
黃克誠同情他們的觀點。
“我在書記處會上談過,現在講話很難,我黃克誠還算一個敢發表意見的人,現在也不敢說話了。”
不過黃克誠剛來,不瞭解情況,就說:“不要急,先看一看。”
隨後,黃克誠和李先念談了話,李先念也認為當時的做法太過了,一定要改變才行。
接著,黃克誠又找譚震林談了談。譚震林是激進派,意見就完全相反了,黃克誠和譚震林意見不一致。
譚震林對黃克誠說道:“你為什麼不先來找我,卻先去看李先念?你受先念影響了。”
“我和先念有些看法不相同,不能說是受他影響。”黃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