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當時好像矇在鼓裡一樣,在武漢國民黨公開叛變,到處捕殺共產黨人的時候,還不知道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已經失敗了。①第二章戰湘南上井岡壯志終不移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
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倒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刀之下。
1927年8 月1 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8 月7 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從而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9 月9 日,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爆發。不久,起義隊伍奔赴井岡山地區,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
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
全國各地武裝起義風起雲湧……
1927年秋。新谷剛剛登場。
黃克誠步履匆匆,回到了家鄉永興縣油麻圩下青村。故鄉的山山水水已經近在眼前,久違了的稻穀香味不知不覺撲入鼻孔,黃克誠內心深處不禁生出一股濃濃的思念之情。自從踏上革命征程的那天起,他已經將整個身心交給了黨,交給了所有的勞苦大眾。革命活動的繁多,北伐戰場上的拼殺,使他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想家,想念家中的老父老母、兄嫂小弟。如今,看到母親那瘦削的身影,那喜極而位的表情,看到父親雖一言未語,但眉宇間掩藏不住的關切與探詢,看到兄嫂、小弟笑逐顏開的樣子,黃克誠的眼睛溼潤了,他心裡感到是那麼的歉疚與不安。
一切很快安頓下來。農村的生活是平淡而又清苦的。
親情縱然讓人感傷難忘,但是黃克誠並沒有忘記回來的初衷:尋找當地黨組織,設法與上級黨組織取得聯絡。
因此,短暫的休息之後,黃克誠井沒有沉迷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靜生活裡,他開始頻頻出沒於縣城、村落間,一邊詳細瞭解家鄉黨組織的情況,一邊設法聯絡一些大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青年團員和革命積極分子,以期與上級黨組織取得聯絡後,迅速開展革命活動。
白色恐怖也籠罩著永興這座偏遠小城。
黃克誠的好友,永興縣共產黨的創始人、縣農民協會委員長黃庭芳就是在這裡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殘酷殺害的。
縣農民自衛軍負責人尹子韶,這位黃克誠讀高小時的老師,則被冠以“暴徒頭子”,正遭敵通緝。
永興縣黨組織受到了嚴重破壞。
很多在外地讀書的青年學生,其中不乏共產黨員、青年團員、革命積極分子,但苦於無法與黨組織聯絡,都暫時躲藏在家鄉。
黃克誠瞭解到這些具體情況後,首先與外地返鄉的學生劉申、鄺振興、李卜成、劉木等七人建立了聯絡。說來也巧,他們曾是“永興旅衡學友互助社”的成員,與黃克誠早就相識相知了。
接著,黃克誠又與尹子韶聯絡上了。
但是,到哪裡去找黨組織呢?
就在黃克誠等人積極尋找黨組織時,黨組織並沒有忘記永興。湘南特委專門派遣向大復來到永興,主持開展永興縣的工作。
黃克誠得到訊息,便約劉申、鄺振興等五人進城。在一家照相館裡,他們終於找到了以照相為掩護的向大復。
黃克誠就用省委介紹信與向大復接上了組織關係,同時,他又將李卜成、尹子韶、劉木等人介紹入黨。
這樣,黃克誠終於在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之下,開展地下革命活動了。
月高風清之夜。
永興城北,白頭獅寶塔裡,正在秘密召開中共永興特別支部擴大會議。
特支書記向大復主持會議。
向大復心裡非常高興。他剛來到永興不久,苦於聯絡的人少,無法迅速開展活動。黃克誠主動帶領尹子韶、鄺振興等人前來聯絡,還介紹幾個人入黨,無疑壯大了隊伍。要知道,與會的十幾個人裡,大多數是黃克誠帶來的人。
向大復滿懷激情地傳達了不久前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決議精神。這個決議是由瞿秋白主持透過的,它在分析了當前形勢之後,提出反對軍閥戰爭,反對帝國主義,號召全黨組織工農武裝暴動,奪取政權,建立工農革命軍,實行土地革命。
這些主張指明瞭今後的革命方向,鼓舞了士氣,因而博得了與會同志的擁護。
但是,黃克誠在贊成和擁護之餘,又似乎感覺出一點不妥。因為決議提及在工農武裝暴動中,對豪紳工賊反革命、對店東、商人等上層小資產階級要毫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