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的時刻,就是交談的時間。
不過滿腦子的疑惑,讓吳邵剛也忍住了沒有開口說話,見到董槐的時間不長,他已經感覺到董槐並非是迂腐之人,骨子裡還是活躍的,這樣的一個人,被罷免官職之後,明顯是難以閒下來的。
吳邵剛沒有想到的是,董槐對他的觀察更加的仔細。
出身貧寒、作戰驍勇、心狠手辣、少年得志,這是董槐對吳邵剛的整體印象,但是見面之後,更多的感慨與疑惑,也同樣出現在董槐的腦海之中。
不過十六歲的吳邵剛,在見到他這個朝中前任的右丞相之後,並未表現出來畏懼的情形,自始至終都是不亢不卑,尊重之間保持自身的尊嚴,且談吐大方,展現出來不凡的閱歷,話語之中透露出來不一般的學識。
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可以說吳邵剛的表現,遠遠超過了朝中某些長期為官的官員。
有著如此不凡的本事,為什麼會進入到軍中,而且剛開始不過是軍中的一個效用,要不是因為鄂州遭遇到蒙古韃子的進攻,那麼吳邵剛這樣的人才,註定就是被埋沒。
酒過三巡,四爺站起身來,說是去下面看看。
董槐輕輕點頭,表示了同意,吳邵剛也沒有開口挽留。
雅間裡面只剩下董槐與吳邵剛兩人。
氣氛在四爺離開雅間的時候,發生了一絲的變化,董槐的神情也稍稍嚴肅了一些。
其實董槐與四爺之間,眼神的交流是很多的,這些都沒有瞞過吳邵剛,儘管他很多時候都是微微低頭,從兩人的眼神交流來看,四爺主動離開雅間,明顯是董槐的意思。
雅間的門關上之後,董槐主動端起了酒杯。
“吳副將年輕有為,來,老夫敬你一杯。”
“恭敬不如從命,謝謝董大人,在下先乾為敬。”
眼看著董槐杯中酒喝完,吳邵剛主動端起了酒壺,給董槐續酒。
“在下也要給董大人敬一杯酒,董大人為民操勞,深得百姓愛戴,是在下學習之榜樣。”
董槐聽見吳邵剛這樣說,臉上再次綻放笑容,很快端起酒杯,一口氣喝下去。
放下酒杯之後,趁著吳邵剛再次倒酒的時候,董槐不緊不慢的開口。
“吳副將屢立戰功,得到了朝廷之重視,如今來到殿前司所屬的催鋒軍之中,也在京城立足了,老夫以為前途無量,不知道吳副將未來有何打算。”
面對這種老生常談一般的詢問,吳邵剛也沒有猶豫,直接開口回答了。
“在下本出身窮苦人家,絕沒有想到有如此的機會,能夠進入到殿前司所屬催鋒軍,能夠來到京城,已經感覺到很不錯了,暫時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這可不行啊,老夫以為,我大宋之江山,遭遇太多威脅,儘管後金已經被滅,可蒙古韃子虎視眈眈,如此情形之下,朝中官吏、軍中健兒,包括天下之百姓,都要齊心協力,共同護衛我大宋之領土,吳副將年輕,正是建功立業之時候,怎麼能夠沒有任何之打算。”
吳邵剛沒有想到,自己應付性的話語,居然引發了董槐的不滿意。
他與董槐今日第一次見面,俗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特別是在牽涉到未來打算以及生平志向都方面的事宜,說話更是需要謹慎,若是太過於狂妄,或者太過於低調,難免被他人利用,甚至是暗地裡算計,亦或是被他人看不起。
也有不同情況,那就是遇見真正關心自身之長輩,還是要展現抱負,一方面能夠得到長輩的讚賞和關心,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得到長輩大力的支援。
從年齡上面來說,董槐是不折不扣的長輩,年歲超過了吳邵剛的父母,但董槐究竟是不是真心關注他吳邵剛,這還說不準。
“董大人,朝中大事,不是在下小小的一個副將可以操心乃至於過問的,在下之責任,就是按照上峰的命令列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至於說今後會如何發展,這不是在下能夠決定的事宜。”
“話是說的不錯,不過沒有凌雲之志,怎麼會有無窮之鬥志,每日裡想到的就是隨遇而安,最終會遭遇到埋沒,直至碌碌無為,老夫看吳副將英武非凡,且有著很不錯的學識,若是能夠得到皇上和朝廷之重視,定能夠建立不朽之功勳。”
“謝謝董大人之鼓勵,在下記住了。”
稍稍沉默,董槐再次開口。
“**************,一遇風雲變化龍。九霄龍吟驚世變,風雲際會淺水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