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制,利州東路防禦使。”
“利州東路所屬的興元府、大安、利州以及隆慶府,悉數都被蒙古佔據,歸屬蒙古成都府路管轄,張珏這個安撫使,能夠管轄的地方不多,實際承擔的任務,就是防禦蒙古大軍繼續向東南方向進攻。”
“屬下有些疑慮,合州本就駐紮有合州御前諸軍,若是興元府御前諸軍也駐紮在合州,兩路大軍如何管轄,且巴州、閬州和洋州等地,若是沒有興元府御前諸軍的護衛,會不會被蒙古韃子佔據。”
。。。
郝經與黃家明頻頻點頭,吳邵剛卻陷入到沉思之中。
張珏是一員猛將,其經歷與他吳邵剛頗為相似,當初張珏是王堅的副手,因為釣魚城之戰的功勞,王堅在景定元年的時候,被招入朝,敕封為侍衛步兵司都統制,景定二年五月,再次得到提升,任湖北安撫使,兼任江陵知府。
可惜賈似道對王堅頗為嫉恨,在推行打演算法的時候,王堅被專門調查,貶斥為淮南和州知州,這讓王堅鬱鬱寡歡,不長時間之後就抑鬱而亡。
按說賈似道對王堅嫉恨,也不可能對張珏有著很好的印象,這一點從張珏出任的職務就可以看出來,其實張珏得到提拔,出任利州東路安撫使,並非是很好的任命,整個的利州西路都被蒙古佔據,利州東路的諸多府州縣,同樣被蒙古佔據,張珏實際上處在邊關的最前沿,時時刻刻都面臨危險。
現如今讓張珏撤離巴州,駐紮到合州,難不成是想著讓其協助吳邵剛,駐守潼川府路。
吳邵剛身為四川制置副使,職務上面是張珏的上級,不過張珏兼任興元府御前諸軍都統制,從這個方面來說,張珏是直接聽命於皇上和樞密院的。
興元府御前諸軍與合州御前諸軍悉數都駐紮在合州,這絕不是很好的安排。
袁世春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興元府御前諸軍撤離到合州,萬一蒙古韃子展開對巴州、閬州以及洋州等地的進攻,豈不是救援不及,若是利州東路和利州西路悉數都被蒙古韃子佔據,那麼潼川府路將要面臨巨大的壓力。
從這個層面上面分析,吳邵剛看不懂樞密院此番的調整。
袁世春說完之後,郝經看著桌上的地圖開口了。
“大人,張珏出任合州知州,那麼興元府御前諸軍都統制司以及利州東路安撫使司悉數都要遷移到合州,如此利州東路的防禦必定會被削弱,這對於合州御前諸軍是有著不小影響的,我們已經準備展開對成都府路的大規模進攻,一旦劉元振分兵,將進攻的主要方向轉移到利州東路,豈不是讓我們難以首尾兼顧。”
郝經剛剛說完,吳邵剛就跟著開口了。
“我倒是想著劉元振展開對巴州等地的進攻,就算是他拿下了利州西路,讓利州西路與利州東路練成一片,那也無所謂,我們正好趁勢拿下成都府,從地理位置來說,成都府遠遠比利州重要。”
吳邵剛隨口說出這些話之後,廂房裡面瞬間沉默下來。
眾人的眼光全部都看向了地圖。
吳邵剛無意之間說出來的話語,提醒了眾人,一個全新的戰略佈局,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引誘劉元振向利州東路展開進攻,讓張珏率領興元府御前諸軍前去抵禦,而合州御前諸軍則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展開對成都府等地的進攻,就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成都府。
張珏率領的興元府御前諸軍若是能夠纏住劉元振,則合州御前諸軍在拿下成都府城之後,迅速掉頭朝著利州東路的方向進攻,與興元府御前諸軍合圍劉元振,到了那個時候,劉元振所能夠做出的唯一選擇,就是逃跑。
不過這個佈局,太過於的宏大,若是戰略佈局成功,吳邵剛可以一口氣收復成都府路和利州西路。
這樣沉重的打擊,饒是忽必烈忙於內部的穩定,也不可能坐視不理。
沉默了大約一刻鐘的時間,郝經再次開口了。
“大人,我們若是攻陷了成都府城,劉元振必定會回兵馳援,屆時張珏率領的興元府御前諸軍,也會跟隨追擊,這進攻之規模,是不是太大了。”
郝經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包括黃家明與袁世春,都跟著點頭。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戰局若是真的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那麼駐紮在雲南的蒙古韃子,勢必也會展開進攻,忽必烈若是親率大軍前來,那麼整個的潼川府路,都會陷入到無休止的戰火之中,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很不利的。”
“不過,有一點諸位必須要記住,該來的遲早是要來的,與其躲避,不如迎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