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和影響最大,具體到時候還要跟大家一起商議商議在行是否組建。
銀行倒不急,可以慢慢來。
如今最急迫的一些事情弄得差不多了,李初這顆心也算是舒緩下來了。
下午,李初在鎮子裡溜達著,還找了一家小茶館坐了下來品品茶。
品茶的時候,李初拿出了一個對講機在手裡把玩著。
上次抽獎抽到了一千部對講機。
這些個對講機跟之前抽到的都是同一個款。
一千個,足夠裝備到火長級別了,只是,李初還是決定拿出三百部出來,準備讓人贈送給西軍,贈送給种師道他們。
不是李初想資敵,也不是他犯傻。
西軍的功績對整個大宋而言,可以說是北邊的一道屏障。
穩住了北邊,這邊才能留給李初給充裕的時間發展!
說實在話,北宋昏庸的是朝廷內部的那些文臣,而武將,都是被這些昏庸的文臣所害,也是蠻可憐的,尤其是西軍,明明擅長於跟外族作戰,擅長山地戰,結果最後硬生生被朝廷派到了江南,雖然剿滅了方臘,但是西軍也殘了。
拿自己最精銳部隊的短處去打人家的長處,這等命令,也就只有那群文臣才能下的了手,送三百個對講機給那邊,只是為了讓西軍更好的抵禦外族。
李初也有籠絡种師道的意味。
上兵伐謀!
施天逸給李初制定的政策,看起來一些方案都是主張兵鋒,可實際上大方向還是伐謀,否則也不會提出正朝綱了。
籠絡种師道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一旦日後麒麟軍徹底興起了,說不定還會有意外的結果。
不過說到麒麟軍興起,說到伐謀。
他突然間從腰間拿出了一枚銅製的小巧令牌,玩味的看著這方令牌。
“你有如此之絕藝,卻在這個小地方開個小飯肆,可惜了,我想你應該換個地方,比如東京如何?”
“你不必馬上回答,你若有想法時,可持此物到東京,交由城門侍衛,其自會帶你來見我,我可以幫你在東京尋一處酒樓,供你經營發展。”
這是那個叫肖區的少年郎君留下的兩句話。
至於這少年郎君的身份,呵呵……(未完待續。)
第三二三章:皇儲之爭
肖區!
這是這個少年郎留給李初的名字,可是從這少年郎的口氣來說,可見此人在開封府中的地位必定不低,而且還能調動汴京的守城侍衛,要麼這人跟皇家扯上關係,要麼就是跟軍中身居高位或者跟三衙有關。
說到三衙,他就想起了高太尉,高太尉有個乾兒子高衙內可不就是京中有權有勢的公子哥麼?
不過若是以高衙內這種權勢風簡直就是狂拽酷霸**炸天,又豈會用一個假名來遊山玩水?
肖區這是個假名。
李初不傻,自然能分辨的出真假。
大宋的皇族,姓趙!
李初點了點茶水,用手指在桌上寫了一個繁體的趙字!
看著這個繁體的趙字,李初一笑他多半已經猜到了這個少年郎君的真實身份了,只是趙佶的兒子眾多,這肖區又會是他其中哪一個兒子?
摸了摸這枚銅製的小巧令牌,上面還刻有一個肅字。
換做之前李初可能不知道,如今能夠定製查詢度娘詞條後,這一切也都不在是神秘了。
“系統,幫我查詢北宋時期宋徽宗趙佶有沒有一個被封為肅王的兒子。”
趙字,去掉一個走字旁,可不就是肖麼?
在汴京能有權有勢又低調的公子哥兒也就只有當朝極為權臣的兒子以及皇子,當朝拿到這枚令牌的時候沒有想到這一點,後來一琢磨,只猜個大概,具體是不是,還是得看系統查詢的結果了。
沒一會兒,系統查詢的結果出來了。
肅王趙樞,崇寧元年生,宋徽宗趙佶第五子,母不詳。初封吳國公,後進建安郡王、肅王,歷節度六鎮。靖康元年,金人圍北宋都城汴梁,要以宋徽宗的子弟為人質,且求輸兩河。於是遣宰臣張邦昌從樞使斡離不軍,為金人所留,約俟割地畢遣還,而挾以北去。
趙樞!
呵呵呵,這不就出來了嘛。
趙去掉走,樞去掉木,可不就是肖區麼。
崇寧元年生,到如今也才十七八歲而已,年齡也對的上,身份也對的上。
趙樞,這可值的玩味啊。
李初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