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珍性情無常,對朝廷見風使舵,駕順風船,時叛時降,以此來保住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他胸無大志,高官全由家中人做,又控制著東南沿海豐富的漁鹽資源,便感到心滿意足,不圖更大發展。有人曾勸他率舟師溯江而上,進窺江東,北略青州、徐州,以圖霸業,他竟說:
“搞那大的產業幹什麼?這不很好嗎?吾志從不在此!”
朱元璋兵下兩浙,全力經營婺州,聲勢日益壯大,處在張士誠和朱元璋之間的方國珍首鼠兩端的個性又顯露出來。他兩面討好,雙雙敷衍,特派使者到婺州,商討交好事宜。
他試探朱元璋,願以所佔有的溫州、台州及慶元(今寧波)三路獻給朱元璋,並以次子方關作人質,還有一批珍寶,一齊獻給朱元璋以求歸附。
朱元璋將人質和金玉裝飾的馬鞍轡頭統統退了回去,說:
“吾正四方征討,所需者文武才能之士,所用者谷粟布帛,至於寶玩非吾所喜。爾等既誠心來歸,便應推誠相交,當如青天白日,明明白白,何必互相懷疑而要用兒子作人質呢?”
但方國珍並無歸附的誠意,仍陰持兩端,雙方討好,想等他們兩敗俱傷時好收漁人之利。朱元璋將這一套全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胡大海,字通甫,虹縣(今安徽泗縣)人。明將領,為朱元璋手下一員猛將,攻城破陣,身先士卒,立下過汗馬功勞。對朱元璋無限忠誠,其子因違反禁酒令被朱元璋親手殺死,仍無怨無悔,極得朱氏欣賞。後被叛軍殺于軍中,追封為越國公,逃脫了建國後大清洗這一厄難。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建政興教,把婺州打造成鞏固的根據地(2)
看看婺州根據地已經鞏固,西面的陳友諒同東面的張士誠俱蠢蠢欲動,有侵犯之意,朱元璋決定回師應天。
他召來胡大海當面交代守城之策。
胡大海雖然被朱元璋殺死了兒子,但毫無怨言,仍一心在前線殺敵。
朱元璋看到了一顆忠心,知道他讀書不多,但善於用兵,且嚴守軍紀,聽從號令,不殺,不燒,也不搶掠婦女,又知招撫賢士,可委以重任,便對他說:
“婺州是浙東重地,必須得一文武全才,能識大體的人擔任守將方可保無虞。吾將歸應天,以爾之才幹,足以當此重任,故將此城交付於爾,衢州、處州、紹興的進取機宜,也統統都交付予爾,望好自為之,毋辜負我之苦心。”
胡大海感激涕零,納頭便拜,感謝朱元璋對自己的信任和提拔。
朱元璋又指示機宜說:
“宋伯顏不花守衢州,此人多智謀,不可輕敵;石抹宜孫守處州,此人善於籠絡士人,頗得其助;紹興為張士誠大將呂珍據守。這三個人皆強勁之敵,非等閒之輩,爾等萬不可輕忽。爾要與常遇春等同心協力,把握時機,設法奪取。”
胡大海拱手領命。
朱元璋離開婺州後,常遇春出奇兵攻下衢州,獲糧八千餘石,擒宋伯顏不花等。
胡大海則乘處州守敵鬆懈無鬥志之時出擊。胡深首先來降,並告以處州城內兵力薄弱易取。
胡大海立即率兵進擊,連破敵壘,進迫城下。
守將石抹宜孫同葉琛、章溢棄城而逃。
次年二月,他收集散兵遊勇,欲奪回處州,揚言:
“處州是吾鎮守之城,現在被吾丟失,吾無處可去。今聚兵反攻,城可收復則收復它,若不能收復,吾就死。死後仍要回處州為鬼!”
於是攻慶元縣,知縣曾壽被俘,不屈遇害。
耿再成聞訊率兵來援,大破其軍。
石抹宜孫逃走時被鄉民截擊,力戰而死,被其部將收葬於龍泉縣。
朱元璋在應天得知此情,立即派人趕到處州,表彰石抹宜孫為其主盡忠死節之精神,並下令修復處州百姓為他立的生祠,供他們作祭祀用。
石抹宜孫在處州頗得民心,朱元璋仁義之舉大受處州士人及百姓的讚揚,民心立即歸附。
常遇春、胡大海亦從表彰石抹宜孫看出朱元璋推崇忠心之人,越發對朱元璋忠貞不貳。
。 想看書來
巧施離間計,殺了陳友諒一員悍將
朱元璋回到應天后,立即感受到陳友諒咄咄逼人的攻勢,及對應天文武百官的壓力。
陳友諒的大將趙普勝曾乘朱元璋與張士誠激戰時自池州南下略地,徐達、俞通海率兵迎敵,竟一舉收復池州,奪回這一軍事要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