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4 頁)
,過鐵石巖;一支起觀音山,鎖本身峽水。南行起幕府,由白土山,跌落平崗,走康家灣山靖安道,入神策門,沿城行三里。西行至鼓樓崗,接鐘樓;發小倉山龍窠,至鐵塔寺倉、冶城山,盡於朝天宮。
劉伯溫說:
“後湖之水通秦淮,出西關歸大江,為鐘山隨龍養陰真正胎水,斷不可旁瀉。大龍脈入城之處,六朝時曾經鑿斷,引後湖通江,故百餘年間屢經殺戮,應復其舊,最忌開鑿。現城雖西控長江,東盡白下門,但離鐘山較遠,得龍氣無多,故應將城東擴,延伸至鐘山之麓,將龍脈盡收。並填充山南之燕雀湖,使之受完胎而無洩漏,以葆王氣。宮址就選在燕雀湖上,背靠鐘山而充王氣。”
朱元璋對這個先擴城後建宮的方案十分欣賞,點頭稱善,叫劉伯溫將圖繪好送上。
明代南京城圖。
劉伯溫又帶上羅盤,在應天城內外四處察看,將山脈走向、江湖位置、街巷村落,都一一看過,然後確立新城走向、王宮位置,繪出圖形,送呈朱元璋。
朱元璋急忙展圖細看,見這新城之址,選在鐘山之陽,在舊城的東部,距離白下門約有二里多路。它東北緊倚鐘山,地面開闊,氣勢磅礴,周圍綿延五十餘里。
朱元璋的手下許多人精於術數、陰陽之學。特別是劉伯溫來後,朱元璋更是對他的神機妙算佩服得五體投地,閒暇時經常向他討教些星相占卜及陰陽地理之術。在婺州時,胡大海給他推薦了一個精通天文星相的和尚月庭,很得器重,令他蓄髮娶妻,還為他建了座觀星樓。朱元璋時常到這樓上去學習觀測天文星相之術。在劉伯溫的指點下,他更養成了觀天象的習慣。他在應天城裡經常露天夜坐,觀測天象以預測戰爭勝負,人事禍福,往往也被他猜中,故他對鑽研這套知識更為上心,頗有心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宮殿當然要蓋,但應講求儉樸實用(2)
馮國勝為朱元璋南征北討,又督工造起了南京城,憑其高於眾將之上的謀略武勇立下不世之功,卻因常存驕縱之心,故被朱元璋賜死。圖載萬曆刻本《皇明開運英武傳》。
他看了劉伯溫的新城和宮址圖,憑他的天文地理知識,立即知這地址選得好,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