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第1/2 頁)
被美國徹底控制糧食市場的國家,最終都避免不了混亂。 “自己國人的糧食都無法控制,那更沒法控制國人。”朱元璋哼哼幾聲,想起了自己當年起義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為饑荒,也許他還在跟爹孃一起老老實實給地主家幹活,儘管辛苦了點,可只要能活得下去,誰願意腦袋掛在褲腰帶上做那造反的事,造反可是誅九族的。 但是饑荒帶走了他的家人,沒了任何顧慮,誅九族不誅九族已經不重要了,他只想活下去。 然後,帶著滿腔的憤怒,一路拼殺,殺的蒙元貴族跑回北方,殺的自己坐到了這至尊之位,殺的自己從最狼狽時候的小乞丐搖身一變成了帝王。 “大明末年也遭遇了饑荒,還有鼠疫。”朱元璋突然重新撿回幾分當年的心態,“國庫窮,帝王無能,藩王還又蠢又摳,難怪大明會亡國!” 想到這裡,朱元璋的憤怒突然洩了氣。 他能管洪武年間,能管到後世嗎?天災實在是人力有限,一旦遇到旱災洪澇影響了糧食收成,又遇到君王無能,朝廷該如何是好? 立國因為饑荒,亡國也因為饑荒,朱元璋此時對糧食有了前所未有的執念。 高產,一定要高產!等他掙出天幕上那麼大的糧食儲存量,再立下法律,用祖宗規矩約束後世皇帝,就不信一點也救不回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全球糧食危機,華夏因為雪災也很艱難的時候,西方政客造謠,說糧食危機主要是因為華夏人消費的牛肉越來越多,說華夏人每餐吃肉,而牲畜要消耗更多糧食,才導致了糧食價格上漲。】 【對此我只能說:哪怕是現在我們也做不到每餐吃牛肉好嘛!】 【這分明是以歐洲人自己的生活習慣來造謠華夏人,華夏人現在也做不到所有人每餐都有肉吃,更做不到以吃牛肉為主食。】 荊咕特意去市場上親自拍了牛肉的價格。 國內牛肉本來就貴,進口牛肉更貴。 然而若是去外網搜相關問題,隨便一搜外網帖子:“華夏人很喜歡吃肉嗎?” 就有很多回答:“是的,我去他們家做客,每餐都有肉。” 還有很多批評:“華夏人吃肉不環保。” “華夏人吃肉影響生態環境。” “華夏人吃肉帶來糧食危機和氣候變暖。” …… 古人也沉默了。 秦朝黔首覺得天大的冤枉:“耕牛是跟官府借的,哪裡敢吃?” “朝廷什麼時候允許我們吃耕牛了?”宋朝農人表示不解,明明管得很嚴格,哪怕是老死病死的牛都要上報,被官府透過才允許吃。 明朝農人很委屈:“我們都養不起牛,去哪吃牛?” “難道後世人可以隨便吃耕牛?”清朝農人羨慕地看向天幕,但是鄰居提醒道:“沒聽天幕說,後世吃牛肉也很貴,可能也是養殖的肉牛。” “但是後世人也說了,他們也沒法自由吃牛肉。” 是啊,後世明顯各方面條件更好,還是沒法自由吃牛肉,都這樣了西方人竟然還造謠說他們吃牛肉影響環境,太過分了! 他們想吃牛肉,但是吃得到嗎! 不光百姓吃不到,連帝王和貴族同樣也吃不到。 李世民:“朕哪裡捨得吃耕牛!” 唐初耕牛都不夠用,他都恨不得去關外搶牛馬了,還吃,他吃的著嗎! 【華夏人能吃飽、能吃肉是近幾年才有的事,但是依然做不到牛肉自由。】 【網路上說老祖宗傳下來的“吃白粥鹹菜”,其實也是近代之後的事。】 華夏的餐桌,同樣是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變成今天的模樣。 哪怕宋明清開始普遍種植水稻,也不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稻米的。 老祖宗別說吃白粥,餐餐吃白米白麵的那不是庶民百姓,那叫富戶鄉紳。 老一輩常說過苦日子是“吃糠咽菜”,那不是誇張,那是他們真正的生活經歷。 【華夏受到兩次大豆戰爭的教訓,此後制定了多項農業政策來重視農業生產。】 【其中之一就是“18億畝紅線”標準,也就是華夏必須要保證擁有18億畝的耕地來種植糧食作物,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侵佔耕地,破壞糧食安全,這是寫在刑法裡的條款。】 【除了行政手段,華夏還不斷以其他方式加強農業生產,包括培育優秀糧種,給予糧食補貼,加強農業指導等等,在多種手段加持下,中國糧食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保證了百姓口糧。】 2019年,華夏頒佈《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2022年實施“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 2022年,因為疫情,和南方極端高溫乾旱、北方秋汛接踵而至,華夏依然穩住了連續第8年產量13萬億斤,實現“十九連豐”。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