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第1/2 頁)
【大多柑橘種子曝曬至幹,要喪失發芽力,但是華夏古代園丁卻創造了連柑橘皮或剝開皮分瓣植入潤土中,讓我國的柑橘培育繁殖一直走在世界領先地位。】 這裡面的柑橘嫁接技術,已經與現代十分接近:比如用柑橘裡面的優秀種的枝條,鋸斷去皮,兩枝對接,還要裹土防水,用麻布綁起來,可以提高存活率。 在近現代許多果農依然在用這樣傳統而樸實的嫁接術,簡單便捷而且存活率很高。 “太好了,這個很齊全!” 這一段文字對於兩姐妹、以及天幕其他地方有心學習的古人來說,來得正是時候。 對於柑橘技術和嫁接術相對較差的秦漢來說,更是時候。 “大秦又可以多一些水果了。”嬴政很自信。 這麼簡單的嫁接術,農家要是不會那都不配自稱農家。 扶蘇欲言又止。 父皇,有沒有一種可能,農家子弟已經忙得沒時間研究嫁接術了呢? 農家首領表示:沒有時間擠也要擠出來!農家人,從不認輸! 【關於橘子,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 唐朝時期,四川益州,一位地方官給朝廷上貢時,看到柑橘都被用紙張包裹起來,好奇了: “這柑橘為什麼要用紙張包裹?” 負責辦事的小吏連忙回覆:“回大人的話,用紙張包裹柑橘既可以保鮮,也可以減少柑橘的水分流失。” 地方官想了想,看著粗糙的紙張顯得水果都變得灰撲撲了,十分不滿:“平民用紙張包裹倒也無事,給朝廷上貢還用紙張是不是太不夠恭敬了?” 小吏也苦惱了,他覺得用紙包柑橘已經很奢侈了,這時許多寒門子弟買紙練字都捨不得,哪裡不夠恭敬? 地方官看著自己身上的華服,眼前一亮:“要不,改用細布?” 小吏連忙捧場:“大人英明,那便改用綢布吧。” 在地方官的監督下,小吏效率很高,當即把柑橘全部換成細布包裹,一個個包裹的像是珠寶首飾似的,看起來就很華貴。 等到這一批貢品被送往京城,地方官回到官府裡,還在想著此事,又覺察出幾分不妥來:“改用細布是不是又太過奢靡浪費?陛下會不會責罵我浪費民力物力?” 同僚無語了:“想什麼呢,送都送了。” 地方官摸摸頭:“也是,也是。” 話雖如此,但是回到家中,又忍不住嘀咕:“紙張樸素但是節省,綢布華貴但是浪費啊。” 夫人問地方官什麼事,地方官如此這般說完,立刻詢問是不是不妥,誰知夫人也道:“送都送了,這時貢品恐怕都出四川了,你這擔心是不是擔心的太遲了?” 地方官一時惱怒了:“哎,你個婦人懂什麼。” 夫人白了他一眼,回房睡覺去了。 等到了床上,地方官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嘴裡唸唸有詞:“細布,紙張……” 睡夢中,嘴裡還在喃喃唸叨:“紙,布……” 一連好多日,魂牽夢繞。 眼看著貢品差不多時間也要到京城了,沒有什麼訊息,地方官正要鬆口氣,坐在官府裡辦公務著,突然聽到驛站有小吏來通傳:“御史柑子布來了!” 地方官猛地從座位上站起身來! “什麼!柑子布被打回來了?還有御史來查柑子布的事!” 完了完了!陛下真得生氣了! 地方官急的親自去跟御史解釋,一進驛站就給年輕御史行大禮,弄得御史一愣一愣:“嗯?大人這麼熱情?” 地方官看到陌生面孔,戰戰兢兢:“大人是御史?大人聽我解釋。” 說著把柑橘用紙張還是用細布包裹如此這般解釋一番,聽得御史莫名其妙。 說完之後,御史終於明白哪裡不對勁了。 御史一拱手,重新正式介紹:“在下姓甘,名子布,是朝廷派遣的御史。” 地方官聽到這個名字,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誤會了什麼:“啊!” 一同前來的同僚控制不住爆笑,拉著御史解釋:“哈哈哈哈,他怕朝廷責罵他用布包裹柑橘的事,聽到你名字還以為是柑子布的事發了!” 同僚給御史解釋了柑橘包紙和包細布的故事,說得地方官尷尬到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甘子布御史也覺察出了誤會,笑得前仰後合:“哈哈哈哈放心,本御史來不是為了柑子布!哈哈哈哈!” 天幕畫面一轉,放出了現代的四川柑橘。 彩色的紙箱外面,寫著“四川粑粑柑”。 開啟四四方方的紙箱蓋子,裡面的柑橘都用紙張包好,用塑膠盒分隔成整整齊齊的橫豎幾排,看起來大小相同 現代的四川柑橘依然用紙張包柑橘,包括很有名的粑粑柑,本地人稱呼柑橘也是說“柑子”。 “原來後世的柑橘也用紙包裹,紙看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