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第2/2 頁)
去也要救世叔! 【元曲四大家裡前三名都沒什麼質疑,還有另一種不同的說法不是紀君祥而是寫《離魂記》的鄭光祖。這兩個人記錄都不多,這裡乾脆都不講了,公平!】 紀君祥:“……” 期待了半天,白期待了。 鄭光祖苦笑,他除了《離魂記》,還寫了很多別的戲劇,《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懾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等,怎麼直接不講了? 是不如悲劇讓人震撼,還是不如其他人的戲劇內容好? 越是不接受,鄭光祖越是起了攀比心,大不了再多寫寫,靠作品贏過他人! 【再來說說元朝的才女代表。】 【歷史上有些才女,在當世不出名,許多作品藏於閨中,直到千百年後因為考古才發現她的才華。】 【比如趙孟頫的妻子管道昇,其實同樣擅長書法,後世考古學家從趙孟頫留下的墨寶中發現兩夫妻曾經互相臨摹自己的字,管道昇可以做到與趙孟頫幾l乎完全一致,可見無論是趙體還是自己的書法功底都很厲害,但是世人又有誰知道?】 天幕放出了管道昇的一系列作品,都是現代碩果僅存的部分,其中不少已經流失在海外,國內只有影像存留。 現代僅存的管道昇書法作品,是信佛的管道昇給自己參禪的師父中峰禪師的私人信件,《與中峰禪師尺牘》,和管道昇的書畫作品《煙雨叢竹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現存管道昇的書畫作品《蘇惠與璇璣圖》,現藏於哈佛大學塞克勒藝術博物館。 管道昇的《墨竹圖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管道昇與卓文君十分相似,有很好的出身,一身的才華,也在丈夫微末時與之相識相遇結婚,但最後丈夫一旦發達都開始變心。】 在遇到趙孟頫之前,管道昇不僅是春秋時期管仲的後人,出身高貴。也是名滿江南的才女,並不是有些文人所謂的“丈夫教之繪畫”。 趙孟頫是宋朝宗室,同樣是名門之後。但是宋末元初時期,趙宋宗室的身份是很敏感的,以蒙古人動不動屠城的手段,趙孟頫一直到三十幾l都沒有娶妻未嘗不是因為別人不敢嫁。 二人最初婚後琴瑟和諧,起初彼此很有共同語言。 趙孟頫寫字,管道昇作畫《石坡垂竹圖》,琴瑟和鳴,怡然自得; 趙孟頫自創“趙體”,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管道昇與東晉衛夫人並稱為“管衛”,自創“晴竹”法畫竹,並且作元朝的畫竹理論著作《墨竹譜》; 等到元世祖忽必烈開始接受漢人文化,趙孟頫受到元世祖欣賞,管道昇受到皇太后的欣賞,還隔著時空收穫了另一個書法愛好者乾隆皇帝的喜愛。 管道昇因為信佛,曾經為所有的觀世音菩薩畫像作傳,編寫《觀世音菩薩傳略》,把觀世音菩薩寫為女身,吸引了許多婦人去信佛,也是從元朝開始觀世音逐漸由觀音大士的男身變成了女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