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頁(第1/2 頁)
扶蘇也很著急,他顯然任務繁重,下朝還得想辦法寫《過漢論》。 本來還覺得不急,可是看著百家大臣已經有了成書的作品,扶蘇也跟著捲起來了。 剛走到殿外,就看到淳于越等博士跑得更快。 恰好,扶蘇聽到李斯在後面含笑追問:“博士,不去看民間說書了?” 淳于越沒好氣道:“不去不去,書還沒寫完!” 已經寫完書的李斯悠哉悠哉:“就是沒寫完放鬆放鬆。” 淳于越沒好氣白他一眼,年輕一點的博士想要反駁,被淳于越拉住:“筆下見真章。” 博士們一想到李斯的新書已經寫出來,還有朝堂之上其他兵家、醫家的書籍,再想想儒家,收斂起脾氣,急急忙忙地回到自己的崗位上。 扶蘇失笑:李丞相真是壞,越是這麼刺激,博士們越是著急。 扶蘇帶著書籍開始推廣時,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咸陽的官吏。而咸陽,自然百家弟子和六國舊貴族最多。 扶蘇就聽到百家弟子內部已經知道李斯、夏無且等人的書籍,在討論: “法家都這麼拼,我們也得努力!” “我們名家的書也已經開始寫了。” “我寫得是寓言,你們呢?” “我不擅長寫故事,寫得是賦。” “嘿嘿,我喜歡屈原,寫得是詩。” “咱儒家,就是百花齊放,什麼都會寫。” 百家之中的小說家突然發現最近競爭十分激烈,一向不擅長寫文的各家都在寫文,他們若是沒什麼成就,豈不是被人笑話? 被天幕認證過自家著作遺失的楊朱、惠施、公孫龍的弟子們瘋狂寫字,自家學說的著作淪落到靠著《呂氏春秋》才能被後人得知,奇恥大辱! 扶蘇笑了笑,百家弟子果然競爭激烈。 而當他去墨家印刷工坊時,就發現看起來悶聲只會幹活的墨家弟子已經悶聲做大事了。 “誰說我們只是死腦筋的工匠,墨子擅長寫寓言,我們不能給墨子丟人。”墨家一名看似不起眼的木匠,正在給他們鉅子看自己的書籍。。 “我的圖譜已經畫了一半,你們瞅瞅。” 扶蘇湊過去一看,工匠們湊在一起,專注地都沒發現扶蘇的到來。 這是一本天幕出現過的工程類書籍,墨家木匠畫得各種木工的圖譜,還有介紹和步驟,非常詳細。 “我想著雖然後世不一定能用的是,但是能對後人有用,或者單純記錄下來紀念一下也不錯。” 墨家現任鉅子笑著拍拍這位平日負責刻版畫的木匠:“還是老石悶聲做大事,看著一聲不吭,都已經寫完一個技術了。” 老石撓撓頭:“嘿嘿,我看天幕時跟家人一起,一邊看一邊寫。我寫字,夫人幫我畫圖,女兒幫我量尺寸,兒子在一旁鋸木頭做了演示,哪裡不對了就直接改。” “好法子啊!”其他工匠也受到啟發,“墨子都是夫婦一人留名,日後你們一家人留名。” 老石羞澀笑了笑:“我就是把夫人和兒女名字都寫上去了。” 扶蘇在一旁含笑看著,太醫院集合整個太醫院編書,墨家老石集合全家之力寫書,這樣何嘗不是一種與家人、朋友、師徒之間的感情交流。 一想到未來可能有的文采盛世,扶蘇心中湧現出前所未有的期望。 果然,只用儒家太侷限了,還是百花齊放比較好…… 漢朝,漢武帝時期。 義妁在太醫院裡,一邊整理醫案,一邊編書,一邊學習,一邊診治。 忙忙碌碌之中,義妁突然理解為什麼後世那麼多文豪不嫁人,現在已經這麼忙碌了,若是結婚生子,養兒育女肯定是女人的事,哪有時間做別的。 反正男人對傳宗接代更執著,讓弟弟去傳吧,她寧願多收徒弟。 而在民間,在卓王孫的大宅裡,卓文君放下手中的筆,長長的伸了一個懶腰:“終於寫完了!” 當她把自己的作品送到父親面前時,卓王孫起初頗為高興:“我就知道我女兒優秀,這麼快就寫好了,快讓爹看看。” 卓文君露出神秘的笑容,然後遞過自己的書稿。 卓王孫接過書稿,首先是誇:“我兒的書爹自然要多多支援,馬上就讓人給你出版……” 話說到一半,卓王孫看著書稿內容,嚇得手一個哆嗦,差點把卓文君的原稿丟出去。 “爹,不喜歡女兒的小說嗎?”卓文君故作委屈。 “喜歡,喜歡。”卓王孫眼疾手快接住書稿,眼睛幾乎都不敢往書稿上看,“寫得很好,很好。” “嗯,這麼好的書,不能一傢俬藏,爹這就幫你出版去!” 說完,找到藉口的卓王孫拿著書稿快速跑路,惹得卓文君一陣好笑。 她自然知道父親為什麼跑得那麼快,畢竟自己的第一本小說,題材比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