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頁(第1/2 頁)
【日本妖怪文化與多產業多領域的結合使日本妖怪走向了大眾,走向了市場,走向了世界,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文化價值。】 在妖怪電影上映的時候,大量的黑頭髮、黃頭髮的觀眾熱情地買著電影票進去觀看; 離開電影院,看到了與電影中一模一樣的妖怪周邊,大方地掏錢購買; 在家中看到鬼怪動畫片,一邊吃飯一邊沉迷地觀看,看到需要收費的,毫不猶豫充值,看到喜歡的角色出周邊,再次掏錢…… 還有遊戲,為了喜歡角色的一套好看的面板,再次掏錢…… “原來這鬼怪都有這麼多人喜歡?”陰嫚公主大為震驚。 她覺得自己算是很能接受新事物了,但還是沒想到那種奇形怪狀的鬼怪都有人買回家,雖然小了很多,但是有的分明就是骷髏吧!!!骷髏也能買回家的嗎!!! “他們都不怕嗎? “連兵馬俑都能放在床頭,有什麼會怕? 嬴政至今仍然忘不了,自己陵墓中的兵馬俑出現在酒店臥室的每個角落時的那種衝擊。 陰嫚公主:“…… 扶蘇同樣被震撼的不輕:“後世還真是百無禁忌。 李斯微微一笑:“陛下,若是大秦的鬼怪也能賣出那麼多錢,臣也喜歡。 嬴政反應非常迅速,立刻拍板:“先做一批兵馬俑玩偶,賣到民間試試! 天幕幫兵馬俑打的廣告,不借此功夫給國庫掙掙錢白白辜負了天幕的好心。 【我們的鬼怪文化從先秦時代已經誕生,卻因為儒家提倡“子不語怪力亂神,而被越來越不重視,最終被列為封建迷信,被日本重視,成為了日本的代表性文化,不僅在海外賺了大筆外匯,還賺走了華夏的人民幣。】 劉徹痛心疾首:“這是我大漢的錢,我們浪費了多少錢! 這都是他打匈奴的錢,竟然坐擁寶山而不自知! “日本人不是喜歡鬼怪嗎,裡面的玩偶,還有書籍,多寫點,去日本換銀子,不是,黃金! 劉徹的眼神精準地落在東方朔身上,笑得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4 【我們能看到,文化武術科技醫學等各方面,每次到了宋朝就是一個急轉彎。有的轉的更好,有的轉的更差。】 趙匡胤尷尬捂臉,然後很快自我安慰:不是我的錯,是趙光義的! 然後,開始了熟練地打弟弟。 趙光義嚎叫:“我也有功勞!我也有政績!我的文治明明做得也很好!” 聲嘶力竭,但是趙匡胤單純想打,根本不管他怎麼嚎叫。 大臣們已經對此頗為習慣,反正打不死也不會打死,就當看戲了。 【科技與醫學上,宋朝已經崇尚實務,達到了巔峰。文化看似寒門子弟機會更多,文人名士更多,實則思想束縛也越多,也導致精品更少。】 【這也就是咕咕所說,文化盛世,只有大唐一朝。】 宋朝因為發達的出版行業和印刷技術,其實文人的小說、筆記等出版物很多,志怪小說也不止荊咕所介紹的那些,非常海量。 但是,精品很少。 就連《夷堅志》作為宋朝志怪小說的佼佼者,在後世更多的是作為研究宋朝生活和歷史社會的資料,文學價值上是有質疑的,被認為不如唐傳奇。 其他的志怪小說還有許多改造和沿用唐朝傳奇設定或者劇情的,文學價值不大,這也是荊咕沒有詳細介紹的原因。 對大唐文人來說,雖然值得驕傲,又覺得有些心酸。 “怎麼後世人越來越差了?” “文以載道,文道不昌,國何以哉?” “越來越閉塞,難怪最終走到了閉關鎖國!” 現在看來,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閉關鎖國似乎不是偶然,是一種必然了。 “帝王為了自己的統治大權不斷集權、不斷打擊相權和文人。沒了外界的威脅,內部刺頭都按下去,看似大權平穩,實則一潭死水。” 已經退休的宰相張九齡在家中,對著自家親眷才能肆無忌憚的評價。 “哪個帝王不想獨掌大權,但是獨掌大權並不是什麼好事。”張九齡對著長子張拯和次子張挺諄諄教誨。 他是開元盛世最後一位名相,曾身居高位,親眼見過皇帝如何打壓世家和相權,自然懂帝王的心思。 張九齡在世時多次上諫,提醒李隆基提防安祿山,甚至斷言“安祿山必反”! 但是李隆基不以為意,自以為帝王心術大臣不懂。 等到張九齡去世,沒多久,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後悔不已。 現在天幕提前告訴了張九齡李隆基帶來的安史之亂,張九齡回憶起帝王的種種做法,完全不意外。 但是讓張九齡評價李隆基,他傻嗎? 從來不傻,反而太過聰明,玩弄權術,最後把江山給玩沒了。 張拯:“那明清,宰相、丞相通通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