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頁(第2/2 頁)
都在,只是一直被刻意抹除。” 武曌輕蔑一笑,“朕的紀功柱都能被融化,被篡改來源,女性創造的文明基礎怎麼能承認,當然是直接忽略。” “臣就說,文字就像畫畫,明明是女子擅長的,母系氏族既然同樣持續了幾千年,沒理由說一直沒有發明文字,不然她們如何交流?”上官婉兒看著那些被刻畫在許多陶製品上的記事符號,越看越覺得熟悉。 若是寫行書草書,快一些,不也是這樣的筆畫? 太平公主道:“現在看來,不是沒發明,只是我們後人不知道。” 說著,太平公主看向李隆基冷哼一聲:“男人很擅長搶奪他人成果,然後毀滅一切痕跡,看來果然是骨子裡代代相傳的。” 李隆基:“……” 明顯是指桑罵槐,到底說的是男人,還是他? 李旦:不敢說話,兒子自作孽,自己承受去吧,罪孽太大,他實在有點扛不住了…… 【大地灣一期與二期之間在距今約7300-6500年出現了斷層,但是同處在渭水流域的姜寨一期遺址距今約6700-6100年,可以彌補這部分斷層。】 【姜寨一期的男女地位依然可以從隨葬品數量看出,女性人均隨葬品更多,而且有精美的骨珠裝飾品,這種骨珠用鳥類骨骼製作而成,費時費力,還出現了碧玉耳墜隨葬品。 此外依然沒有男女合葬墓,主要是單人墓和同性合葬墓。大地灣一期和向二期過渡的斷層時期,應該與姜寨一期一樣,也處於母系氏族,女性地位略高,但是已經出現了男權。】 【這是結合二期、三期來看,男性地位越來越高,出現了男女老少多人合葬墓,失去了公有制社會的中心廣場,明顯是男性首領的房間越來越大,私有財產器具越來越多,這標誌著私有制的誕生,和內部階級的劃分。】 董仲舒一愣,發現了其中的細節:“男性地位提高怎麼就標誌著私有制誕生?女性不也有首領和族人之分,不也是女祭司地位最高嗎?” 儒家經常說周朝是天下大同的理想社會,董仲舒深信不疑。 甚至為了回到周朝的禮樂之邦,制定了“天人感應”學說,讓社會井井有然,讓君王受到上天的約束,認為這樣就可以天下晏然。 雖然被天幕屢次批判,董仲舒受到時代的侷限與自己生長環境的見識,依然感到不理解。 現在再次聽到幾千年前的歷史,董仲舒揮筆狂寫,一邊寫,一邊思考著。 【儒家想要的天下大同,從來不是周朝,周朝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只是自己的幻想。】 【就如同古代儒家一直非常推崇的《周禮》,經過現代的考據,認為並不是周公旦所寫,成書時間應該是戰國時期。】 【《周禮》又稱《周官》或者《周官經》,先秦典籍不見徵引,全書的定型是在戰國時期。 從書名來看應該是記載周朝官制的書籍,但內容卻與實際上是奴隸制度的周朝官制不完全符合,可能是一部理想中的政治制度與百官職守。《周禮》透過介紹周朝的官制,描繪出古代儒家對理想社會的總構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