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頁(第1/2 頁)
明明科舉制度是他創立、楊廣加了進士科,偏偏成就的是唐宋,楊堅就有一種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不悅。 楊堅突然說道:“朕要鼓勵天下文道,以文取士。那大唐都能成為文人盛世,大隋為什麼不可以!” 獨孤皇后心念一動,那大唐有女相上官婉兒,才華橫溢到被後世稱為女文曲星,大隋為什麼不可以? 她的幾個兒子都很廢物,但是她還有女兒,大唐的公主可以各有各的才華特色,大隋的公主為什麼不可以? 最近,楊廣開始想方設法打壓太子楊勇,而太子因為被天幕劇透,結合其他幾個兒子針對楊廣。 偏偏楊廣不再偽裝之後,暴露了強勢的手段,把曾經的對手再次玩的團團轉。 若不是楊堅、獨孤皇后都還健在,還壓得住,恐怕楊廣這一世能提前上位了。 儘管暫時把幾個兒子壓制了下來,兩夫妻都有些心力交瘁。 曾經對女色還有點其他想法的楊堅,現在別說女色,看到兒女、想到繼承人的問題,楊堅就頭疼。 想到這裡,獨孤皇后頓覺困擾許久的繼承人問題豁然開朗。 那就,慢慢想辦法實施吧! 【《楚辭·天問》記載的女歧,無夫而生九子也,是人祖神,後世變成了與小叔偷情生子的淫婦;】 【女媧命作音樂的娥陵氏、聖氏,也失去了名字和記載,音樂鼻祖成了師曠;】 【師曠是春秋時期的人,創五律,被稱為“音樂鼻祖”。但是周禮曾說過,周朝以“禮樂”興國,西周時師曠都沒出生,都沒人懷疑一下商周或者更古老的音樂和樂器是如何誕生的嗎?】 壽王妃楊玉環,在壽王府上託著香腮,聽到天幕這話有些出神。 她也擅長音律,天幕也說原本女性擅長音律,自己要不要做點什麼? 自從天幕說過當今聖上強搶兒媳後,各位皇子都不敢把妻妾帶到皇帝面前,李隆基被各種嘲諷也開始主動有意避嫌,後宮女眷也有意減少了召見兒媳的次數,也讓楊玉環在壽王府上過得悠閒愜意。 她與壽王是年少夫妻,彼此很有共同話題,正是感情深厚的時期。 楊玉環想著天幕誇過的大唐公主,又想到了後世寫音律書得到後人誇獎的大明藩王,突然有了想法。 “不知道大唐的音律有沒有傳下什麼作品或者書籍,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我來寫寫!” 說做就做,楊玉環立刻令人取來紙筆,開始寫起樂譜來…… 【曾經是女媧釀酒,最後釀酒鼻祖成了杜康。】 【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記載:“女媧摶黃土做人。初,日耕夜息,無歡。女媧憫,化甘露為酒,賜凡間。飲之醇美,解蘆陸勞頓、舒筋血陪伏頃。聚則飲,愈歡。眾念女媧之賜身,調之健,悅之心,感其恩,以酒廳亂敬之。後遂成禮,以酒敬天,自之始。”】 【除了少數的文獻資料,在南北方民間傳說中口耳相傳,而且依然被許多釀酒業者敬為鼻祖。】 【我們知道,許多神話發源地的民間傳說,比文人筆下的故事還要可靠。】 這一刻,不同時空的文人感覺齊齊被罵。 大唐文人開始甩鍋:“肯定是那明清文人,只會寫□□,影響的後世人以為我們都這樣。” 大宋文人也開始甩鍋:“沒錯,我們都學唐人唐文,才不會亂編故事。” 大明文人:“都怪那東漢,滅神伐廟,各種給女神婚配,歪曲歷史,是東漢的問題!” 【後世的釀酒鼻祖不僅僅有杜康,還有黃帝。 但是,炎帝其實也會。】 相傳,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盡職盡責,讓糧食和果樹豐收,但是有一天發現果子爛在樹上,結果汁水變得格外美味,杜康就開始研究,於是釀出酒水。 但是,這與華夏普遍的糧食酒是不符合的,西方才是果酒。而且腐爛的果實根本不可能做酒,做花肥還差不多。 還有另一種說法,說是黃帝本人創造的酒水。 《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記載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或醪醴如何?”岐伯對曰:“必配以稻米或五穀,炊之谷薪。穀米者完,谷薪者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飲者,精神煥發;藥者,強身健體。” 西漢人所著《孔叢子》有“堯酒幹盅”之句,唐朝人陸龜蒙甚至編了一個關於舜的父親瞽叟用酒加害舜的故事。 相傳是神農所著的《神農本草經》已著酒之性昧,也就是說酒在神農時代已經發明瞭。 【炎黃曾經也有爭霸的時候,若是有一項技能是神農氏炎帝和軒轅氏黃帝都會,為什麼不能是在他們之前的長輩傳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