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頁(第2/2 頁)
究的成果都是偷偷地搞出來的,就是寫的書也只好用《焚書》、《潛書》為名,不敢公開地印行。】 【尤其在李贄牢獄身死之後,只能更加隱晦。】 李世民收到了更多的感激視線,哭笑不得。 真是全靠同行對比!大唐如今的風氣,得繼續保持,不然多讓文人失望! 【我們再看看西方,莎士比亞是什麼待遇。】 【伊麗莎白女王非常支援莎士比亞,在莎士比亞表演的劇院裡有一個包廂。據說女王在包廂看戲的時候,臺上的演員正在唱《哈姆雷特》,其中的臺詞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但是女王並沒有因為文學藝術加罪於莎士比亞。】 朱元璋:“天幕什麼意思?是說大明的皇帝還不如西方的一個女人?” 朱棣目不斜視,假裝沒看到。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女王的寬容,成就了莎士比亞的藝術高度,也成就了英國整個島國上的人民的面貌和氣質,現如今的英國文學都是非常著名的,莎士比亞的戲劇專門有人研究,成立了一門“莎學”。】 【在莎士比亞的故居,已經豎起了近200多個國家的國旗,每一面國旗都代表一個國家翻譯了他的作品,也包括我們華夏,我們親切地稱呼莎士比亞為“莎翁”。】 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英國出現了莎士比亞和馬洛等一大批文化巨匠,並開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英國無論是硬實力還是文化軟實力都走向了巔峰,成為了公認的“黃金女王”,這一時代也被稱為“伊麗莎白時代”。 伊麗莎白時代,也是英國的文藝復興時期。 這也與女王自身的教育經歷有關。 幼年時,伊麗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師包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她接受過古典、歷史、數學、詩歌和語言多種教育,精通六種語言,也從事寫作和翻譯,她親自翻譯了霍勒斯的《詩歌藝術》。一些她生前的演說和翻譯作品一直流傳至今。 因此,在這個自身文化素養很高的女王領導下,整個英國的文化,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因為女王的開明,這一時期出現了眾多的文豪,斯賓塞、莎士比亞、培根,使英國新時代的哲學、文學、藝術和建築等領域出現一片興旺景象。被教會迫害的自然科學家布魯諾也在女王的宮廷中受到歡迎。以那個時代為特徵的建築、時裝都被冠以伊麗莎白的名字。 在英國的歷史上,以國王的名字命名的盛世時代只有兩個,兩個都是女王統治,以女王的名字命名。 以“伊麗莎白一世”命名的“伊麗莎白時代”,和以“維多利亞一世”命名的“維多利亞時代”。前一時期英國成為了海上霸主,後一時期英國成為了日不落帝國,這兩個英國最強大的時代,也是文學藝術的盛世。 【而伊麗莎白一世掌權的時代,是大明的嘉靖皇帝在位期間,嗯,不上朝的嘉靖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