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頁(第2/2 頁)
說過老鼠也是傳染疾病的元兇,很髒。 但是,醫者怕什麼髒,老鼠髒,她有藥嘛! 【尤其是動物與人,更不行。那些活下來的才是有病的!】 【動物血液與人的血液中所含有的蛋白質不同,動物血中的蛋白質對人體來說是“異種蛋白”,當它進入人的血液後,人體會發生排斥“異種蛋白”的反應,這種反應會使人體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死亡。】 【少有的那一例男孩輸入羊血活下來,用現在免疫學的觀點來分析,可能是被輸血的男孩有“免疫缺陷”,因此羊血的“異種蛋白”進入人體後,沒有發生排斥反應。用史學的方法分析,也許是路易十四的史官用的春秋筆法。】 司馬遷:“……” 懂了。 王清任也懂了。 “還是得親自去西方看看,史書果然不可靠。” 這些事蹟,一傳十十傳百,還隔著兩個不同的國家和文化,幾百年的時光,誰知道傳成什麼樣。尤其是醫學,不自己去做做實驗,怎麼知道具體的醫理。 【進入18、19世紀之後,歐洲進入工業社會後,醫學得到了現代科技的支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發展。】 【在不斷的實驗與當權者的支援下,黑暗中世紀時期的暗黑治療手段煥然一新,進入了現代化西醫。】 【而華夏呢?】 【17世紀正是明末清初的交替,也有一部華夏的醫書對西方帶來了重大影響,這就是《本草綱目》。17世紀,《本草綱目》被譯成日、德、英、法、俄等幾國文字,在國外產生巨大反響。】 【但是到了18、19世紀,華夏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民族尊嚴被踩在地方,中醫直接被廢除了,還談什麼發展!】 清朝皇室再次陷入毆打之中,明朝皇室在不同位面同樣發出一陣陣慘叫。 這裡拖後腿的,主要是皇帝。 民間的醫者還在艱難的環境中積極抗爭,皇帝卻因為自己腦子發熱禍害自己國家的根基,皇帝才是罪人! 在明清的民間,曾經受到天幕啟發,開始習武的農人唾棄一聲:“朝廷真是沒用! “還是靠我們自己吧!”民間的醫戶看得來氣,“之前西洋人還那麼垃圾,突然就這麼厲害,我們的皇帝還要廢除中醫,這不是等著別人超越我們嗎?” 醫戶的當家人提著家裡子孫的耳朵:“好好看看,好好看看!” “誰若是不好好學醫,日後還要被紅毛綠眼蠻子瞧不起!” 【拿一個現代看來最基礎的學科來說,那就是人體解剖。】 【到了明清,越發保守的風氣讓人體解剖不進反退,連解剖死囚的屍體都沒有了。有大夫想要糾正古代的人體解剖圖的錯誤之處,反而被醫學界辱罵。】 【這位大夫就是——王清任!】 1797年,大清名醫王清任到灤縣稻地鎮行醫時,當地正在流行“溫疹痢症”,每日死小兒百餘。 “古書上的臟腑圖不夠準確,都說小兒的五臟六腑沒有成型,既然沒有成型,又如何醫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