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頁(第1/2 頁)
如今,當年的小孩已經長大,在外面成家立業,當了官,寫了書,雖然官職一直不大,但是寫得書竟然在後世如此出名,這也讓僧祐頗為欣慰。 劉勰雖然在寺廟長大,但是並沒有出家,年老之後還辭官回到老家山東,又建立了北定林寺,來紀念南定林寺和僧祐,後來郭沫若還在北定林寺的“文心亭”命名題字,以紀念《文心雕龍》藏書1460週年。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未來,只訥訥道:“我也不知道。” “我倒覺得就是你。”僧祐笑著提起往事,“看來當年的佛經沒有白看,修書都修進了腦子裡。” 劉勰同樣想起往事,想起那些住在寺廟裡看似無聊,其實終日與佛經為伴,看書修書的平靜日子。 他倒是覺得,那是最寧靜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是啊,沒有白看。”不善言辭的劉勰用最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對寺廟和對僧祐的感謝,“師父,我的書也有您的功勞!” 【《文心雕龍》最早走出的國家,根據韓國啟明大學李鍾漢教授考證,是唐懿宗時期,入唐的留學生崔致遠帶回的,於新羅炳文的《搜神秘覽》,上下卷,都是《搜神記》的仿製品。】 幹寶一聽,有些黯然:“我的《搜神記》沒有20卷。” “你好好寫,為父讓人給你多印刷幾l本,不,幾l百本,看得人多了總有儲存下來的!”幹父大方地用資金支援兒子。 幹家也是世家,不缺錢! 【除了《文心雕龍》《世說新語》《搜神記》影響華夏後續幾l千年甚至是全世界,魏晉南北朝還有一首詩歌,影響了全世界的女性!】 【在她出現之前,迪斯尼所有的公主都是等待愛情;在她出現之後,才看到了女性還有其他的可能!】 【這就是著名詩歌《木蘭詩》,講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 【一般文藝作品與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就如同咕咕講述的漢代文學作品與時代的關係。那麼為什麼魏晉南北朝的亂世會出現女子代父從軍的詩歌呢?】 【因為,這個時代,是真的有!】!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6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盛行,經學一統的權威情形被打破,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相對自由,思想得到了解放。女子風貌受到了魏晉風度的改觀,這時期的“賢”與“才”並不是後世那樣以貞、節、孝等加在女性身上的道德枷鎖來評判。】 【專門記錄魏晉風流的小說《世說新語》專門將《賢媛》列為一部分來描摹,且非收錄傳統婦德女性,“餘多以才智著,於婦德鮮可稱者。題為賢媛,殊覺不稱其名”,也就是說以“才智”選“賢媛”。】 劉義慶搖搖頭:“不懂後世為什麼要用女子貞節來判斷有沒有賢德和才華,如果守貞可以代表有才華,那未嫁的小姑娘不都可以說是才女了?這樣的人我府上多了去了,愚鈍的人根本無法與之交流,要來有什麼用。” 作為皇室貴族,他從來不缺女人。 無論是姬妾還是舞姬,這種所謂的清白女子也不少,但是能得到他喜愛的,也就是那幾個。 見得越多,越發理解與有才華之人交流是多麼暢快。 “殿下本就有才,自然能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有才。”會說話的門客捧了劉義慶一把,同時也誇了自己這一群“真正的有才之人”。 大家賓主盡歡,齊齊被吹捧的哈哈大笑。 笑完就開始嘲諷後人:“後世男人還喜歡什麼小腳,纏足,這纏足的女子如何跳舞奏樂?如何騎馬射箭?若是遇到賊寇不說迎敵,如何逃跑?” “男人大概也不行了吧,聽說還在學我們這些古人的學問,都沒點腦子自己創新。” “還得是我朝,人才濟濟!”劉義慶自得說道,他已經讓僕人擺上瓜果宴席,舉起酒杯,“來,有才者為有才之人飲盡此杯!” 【除了《世說新語》,《搜神記》中的《李寄》篇,北朝樂府民歌中的《李波小妹歌》和《木蘭詩》都塑造了果敢不讓鬚眉的女英豪形象,我們可以看到社會風氣的導向,這一時期對女子的規範約束要鬆弛一些。】 【《李寄》講述的是李寄斬蛇為民除害的事蹟,大蛇的兇猛、官吏的懦弱迷信與李寄的果敢、智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襯出了李寄不畏兇暴的大智大勇。】 荊咕把《李寄》的故事原文發在了螢幕上,得以讓不同時空的古人看到原文。 【“東越閩中有庸嶺,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長七八丈,大十餘圍,土俗常懼。東冶都尉及屬城長吏……共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齧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看到文中內容,扶蘇狠狠皺眉:“愚昧官吏,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