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第1/2 頁)
“宋朝的皇帝原來這麼好啊,還發免費的醫書!” 漢朝的農人羨慕的眼睛都紅了,一個個議論的很激動。 “還是每個皇帝都發!真是好皇帝啊!” 有文人提醒:“聽說這位趙光義得位不正……” 農人一揮手:“那關我什麼事。” 反正不管哪個皇帝怎麼上位,他們還不是要交稅,還不是一樣被壓榨。 文人沉默一會,一句話說出了致命一擊: “宋朝老是打敗仗,還總是賠款。” 農人們齊齊沉默。 哎,這總是打敗仗,還總是要賠款,賠款從哪來?還不是百姓。 戰爭要徵兵,也得是百姓。 又出人又出錢,最後沒命也沒錢,就算學了醫書又有什麼用,還不是死在戰場上。 農人最後一嘆: “哎,這宋人看來挺多病的,難怪醫術好。” 文人好奇:“你怎麼知道宋人多病?” “老打敗仗還不是有毛病嗎?我大漢以前打匈奴老是打不贏,現在也打贏了。宋朝一直輸,可不是有病。” 文人:好有道理…… 打了勝仗還賠款,寧願給錢給敵人也不願意給自己軍隊,就算軍費比賠款高,花費在自己人身上還是敵人身上完全是兩碼事,這種時候怎麼能想什麼划算不划算呢。 可不是皇帝腦子有病! 【除了開國皇帝,後面趙光義的子孫,宋真宗、宋仁宗,甚至包括宋徽章,都學醫懂醫,大力倡導醫術。】 宋真宗時期,趙恆就頗擅醫術,聽聞太尉王欽若身體不好,親自釀藥酒賞賜:“愛卿,聽說你體弱多病,這壺藥酒賜給你,可以和氣血,闢外邪。” 王欽若恭敬上前領賞:“謝陛下。” 第二日,王欽若便回稟趙恆:“臣昨日飲酒之後大覺寬健,不知此乃何酒?” “這是蘇合香酒,可以調和五臟,除去腹中疾病。”趙恆看到自己的藥酒見效,非常大方地與大家分享釀酒的方法,“酒好喝吧?這個蘇合香酒釀造方法也不難,朕從醫書中學得,你們也可以回家中自制。” “宋朝的皇帝還為大臣釀酒?!” 唐朝,一群好酒的武將眼巴巴看著李世民,就差直接說道:陛下,臣也要! 李世民:“……” “朕不會釀酒,要喝酒自己買去!” 長孫無忌壞心眼地慫恿:“陛下,宋朝皇帝都會醫術,您身為千古一帝,不研究研究?” 李世民斜眼看著大舅子,他懷疑長孫無忌也是為了要他的藥酒喝。 但再一想到長孫皇后的早逝,李世民還真是可恥的心動了。 都說多病成良醫,他自己也身體不好,皇后也身體不好,孩子們同樣身體不好,大夫再厲害也無法準確知道他們服藥後的變化,還不如,自己試著研究研究。 長孫皇后同樣想到了這裡,她想得更多。 李世民要操心朝政,面對各個少數民族的突發事件,比如還虎視眈眈的東突厥。 她身為皇后,可以把雜務分擔給其他宮妃,不如自己試著研究研究醫術,也好照顧丈夫和孩子們。 兩人恰好看向對方,四目相對間,同時在心裡定下一個念頭:學醫! 被拒絕的尉遲敬德還在嘀嘀咕咕:“天幕也不說說蘇合香酒的方子,大唐又沒有,我去哪買……” 恰好天幕還真說了。 【蘇合香酒是由蘇合香丸在米酒中浸泡可得,而蘇合香丸是由蘇合香、安息香、冰片、丁香等中藥材組成的中成藥,在現代依然在使用。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痰迷心竅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風偏癱、肢體不利、中暑等病症。】 【不過中藥很講究配比,大家不要在家無病自己研究藥物,有病還是去看醫生,蘇合香丸在藥店有成品藥丸賣。是藥三分毒,無病不用吃。】 李世民高興了:“有了有了,讓太醫去配這蘇合香丸,配好了朕賜給你們回家泡酒。” 這下尉遲敬德終於滿意了:“好,陛下可要記得。” “記得記得。”李世民一邊應承,一邊在心中感慨:後世的皇帝可太捲了,讓他這大唐皇帝也跟著捲起來,當這千古一帝真是不容易啊! 也不知道,另外兩位千古一帝怎麼應對大臣們的渴望? 漢朝,劉徹面對著眾多大臣對蘇合香酒的渴望,自己更加渴望,並且理直氣壯:“眾位愛卿回家試試,朕來瞧瞧誰家釀的蘇合香酒更好。” 大臣們:“……” 哪怕是主父偃也吹不出來,嘴角直抽。 陛下你是不是聽錯了,宋朝是皇帝給大臣釀酒,不是反過來的! 今天的劉豬豬,依然是那麼霸道不講理。 秦朝,嬴政雖然沒興趣給大臣釀酒,但是很大方,讓夏無且和太醫們去研究,研究出來了給大臣們賞賜。 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