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第1/2 頁)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似一朵輕雲剛出岫~~~” 遠離熱鬧區域的山上亭子裡,還有大爺們在一起下棋。 從山上往下看,能夠看到公園裡分了不少區域,各自有各自的小天地。 有一起跳舞的爺爺奶奶,一起練雙人劍法的銀髮老夫妻,一起跳扇子舞、水袖舞的奶奶團,一起唱戲曲的老姐妹們。 不少奶奶還帶著小孫子孫女,坐在嬰兒車裡鼓掌,大一點的還有直接跟著奶奶一起跳廣場舞的,儼然是個領舞小高手。 宋朝的養老福利做得不錯,朝廷的老年官員看得一點也不羨慕,笑呵呵心態很好地點評著:“哈哈哈哈,那小傢伙跳得不比大人差。” “後世倒是悠閒,比我大宋的養老還要悠閒。” 有人想起自己需要操心的不孝子孫,需要面對的心機政敵,再看看後世的老人,那叫一個生活有悠閒,紅光滿面。 也有老頑固對小孫子混在奶奶隊裡跳舞不滿:“小小年紀,跟老婦人跳舞成何體統!” 這話立刻惹得眾人不滿了。 “這麼大點,話都說不全,不要上綱上線。” “跟奶奶跳舞怎麼了,我看那小子白白胖胖養得很健康,挺好的。” “總比在大宅院裡因為後宅不寧莫名其妙死去好!”有脾氣烈的一口嗆道,堵的老頑固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嘲諷的就是老頑固家裡的醜聞,兒子後院妻妾眾多,家宅不寧莫名死了好幾個孫兒,老頑固自己嚴肅,卻管不好自己兒子,沒少被人揹後嘲笑,這麼拿到當面一說,頓時被氣得不輕。 眼看火氣越燒越旺,趙禎連忙安撫: “咳咳,看天幕,看天幕。這種園子我大宋也不缺,也可以開闢一個出來給退休老人去練劍下棋。” 別說,大臣們還真被說動心了。 北宋很流行園林,哪個官員沒有私人園林就是跟不上潮流了,不少官員會大方地允許東京的文人進入園林參觀,連皇家園林也會對外開放。 總之,場地不缺。 退休老人也不缺,問題是有些年老官員甚至不願意退休,趙禎巴不得保守勢力退休之後提拔新人上來。 宋朝的制度是要求七十歲退休,但是實際執行能力並沒有執行開來,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冗官”。 宋太祖時期,大理寺卿劇可久年過七十還不退休,把宋太祖趙匡胤惹惱了 將劇可久連降兩級 並強迫他退休。 宋仁宗時期 宰相張士遜到了77歲還沒退休 惹惱了一群諫官 說他年老無恥 拿朝廷當“養病之地”。 宋神宗時期 宰相曾公亮74歲沒有退休 被人寫詩諷刺道:“老鳳池邊蹲不去 飢鳥臺上禁無聲。” 宋朝的官員不僅俸祿高 補貼福利頗多 有“餐錢”“貼職錢”“薪炭錢”“公使錢”等補貼。其中“公使錢”主要是招待費 花不完可以裝進自己的腰包。 此外 皇帝對大臣們賞賜也很豐厚。 朝中近臣為皇帝寫詔令、春聯 為皇帝講詩書 給太子當伴讀 每次都有豐厚的賞賜 所得甚至超過他們的俸祿 這也是大臣們年過七十哪怕體弱多病也不願意退休的原因。 趙禎曾經嘗試過精簡機構 結果被大臣當街抗議 於是他又下恩旨:近臣退休後 除退休金外 每年寒食節還有一些實物補貼。但依然沒有解決冗官和退休問題。 因為天幕提到過得三冗 趙禎對精簡官員更加上心 看到提到的養老醫方和公園 立刻來了心思。 大臣們各有各的說法 但是心動的頗為不少。 雖然朝廷給的福利好 他們自家也不缺錢 當然希望能活得更久點 這公園裡的退休生活 似乎很吸引人? 【到了宋朝時期 儒生對“醫”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 “醫”終於從皇室走向民間。】 【宋朝時期 陳直撰寫《養老奉親書》是華夏現存最早的老年醫學專著 對老年疾病防治有了專門的系統論述 從重防重養的思想、病因病機的認識 到用藥處方等很多方面都有了詳細的分析。】 【當然 這本書也能看出隋唐的影響 比如很多對老年病的防治都來自隋唐醫書。】 【隋唐醫學 可謂是承上啟下 到了宋元時期 有了新的發展 我們先看看宋朝。】! 醫學與生命8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醫家雖然不如儒墨法家是當世顯學,但也是自成一系。】 【到了漢朝時期,獨尊儒家,其他各家被排斥,比如兵家、醫家被儒生將之與方術、房中術並列。】 【當然,秦漢時期的醫學裡的確有“巫”的成分,與方術有時候在不明人眼裡看起來的確很像。但是地位很明顯被打擊,從唐朝時期帝王寧願信丹藥也不願意信醫就可以看出來,誰能想到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