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頁(第1/1 頁)
太醫們支支吾吾。 太醫令,太醫院使,等等,反而不會是義妁這一個剛從民間提拔的女醫,哪怕是天幕誇獎了也不行! “呵呵,你們有本事讓天幕再點名誇誇,朕就用。”劉徹一聲冷笑,當他什麼人,現成天幕點名的人才不用,非要用些不知成就深淺的無名之輩,自己找麻煩嗎? 太醫們啞口無言,天幕是他們想上就上的嗎? 雖然表面上沒有再說,義妁看著也能知道,太醫們在後面不會完全配合,多多少少會給她下絆子,想辦法把她排擠出去,編書的工作依然是太醫們的。 但是義妁反而升起更強烈的勇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下絆子就下絆子吧,看看到底是誰絆倒誰! 【1986年,華夏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將陶其敏的血液乙肝疫苗投入生產。】 【1986年,美國的轉基因技術成熟,生產出了轉基因乙肝疫苗,比血液乙肝疫苗更容易生產,價格也更便宜。】 【1988年,華夏政府派人去默沙東採購談判——注意,是華夏政府主動與美國藥企談判,這注定在談判過程中雖然能低價拿到疫苗,一定會有其他交換條件,比如答應默沙東進入華夏市場等等。時至今日,我們能在華夏市場到處都能看到默沙東的影子,默克公司接近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亞洲,主要是華夏。】 默沙東藥企作為世界前十的大藥企,不止是做乙肝疫苗,從人來到動物都有涉及,而且旗下不少子公司。 在華夏目前賣的最好的,是媽富隆避孕藥、保法止男性生髮劑、默沙東hpv疫苗、貝衛多寵物驅蟲藥等。 【談判最後的結果,是默克把疫苗技術轉讓給華夏,價格是7百萬美元。默克總裁valos說那點錢不夠付律師費,這個疫苗相當於白給華夏。但是1988年的7百萬美元對美國藥企巨頭默沙東來說不算錢,對華夏來說不算錢嗎?】 【1993年,華夏成功生產出講?醫學裡能當做武器的,不就是毒藥嗎?” 恰好,天幕也講到了這裡。 【前幾年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 【因為突破了倫理道德,那位科學家被捕了。現如今有關基因編輯的實驗各國在相繼立法。】 【目前,基因編輯在生物領域運用的比較多,比如植物與動物。】 天幕先放出了“基因”。 一個人形出現在了鏡頭裡,鏡頭不斷地放大,人形變得透明,彷彿穿透了面板進入了人體裡面,一片血紅之色。 各種縱橫交錯的血管,讓天幕呈現一個類似針灸銅人的“血人”效果。 但是裡面流動的不是銀針,而是血液。汩汩流動的血液繼續被放大,出現了紅色的液體,和流淌在液體裡的扁圓形的血小板。 ——彷彿是一隻只縮起頭和四肢的烏龜在河水裡起起伏伏。 這時候依然沒有停止,血液裡的物質繼續被放大,放大,出現了“基因”。 【這,就是人類的基因。】 【基因,又叫做遺傳因子,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段,基因支援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效能。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資訊。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 古人看到基因片段,覺得很眼熟:“這不就是伏羲和女媧圖嗎?” “原來人體血液裡還有這些東西?”明朝名醫萬全看到天幕裡的畫面看的無比痴迷,恨不得把自己的頭探入天幕,“可是我肉眼沒見到過,那是怎樣神奇的鏡頭,莫不就是那顯微鏡?” 在民間,哪怕不懂醫學的平民也看的目不轉睛。 “這後世的醫學技術果然神奇!” “能透視人體,可不就是神仙之術了?” “一定就是那顯微鏡,顯微鏡這麼神奇!” “顯現細微之處,必然就是顯微鏡。我們大明都有眼鏡了,怎麼沒有顯微鏡!” “沒錯,我大明已經有眼鏡了,為什麼不能磨顯微鏡?”一位眼鏡匠人深受啟發,立刻興致勃勃往自己的工坊裡鑽,“我這就去試試!” 【現在,來說一說“基因武器”。】 【說之前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與前面的乙肝和轉基因技術有關的動物實驗。】 國際上首批轉基因兔的誕生時間要早於轉基因山羊。 1985年,美國科學家理查德·帕米特和拉爾夫·布林斯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將小鼠金屬硫蛋白啟動子與人生長激素基因連在一起,並透過顯微作業系統注射到兔子的受精卵中,培育出第一批轉基因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