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第1/2 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給優待當豬養的最後都不太成器,無論是宗室還是士兵。】 【其實先秦時期孟子就曾經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難道古人不學嗎?不對啊,這些貴族和貴族兵不都是天天讀聖賢書嗎?】 一群帝王們齊齊臉紅。 感覺像是被懟臉罵了。 聖賢書的確讀,但是道理誰都懂,實踐起來太難。 朱元璋直白地嘀嘀咕咕:“咱老祖宗打天下不就是為了子孫後代不吃苦嗎,不然我這麼辛苦做什麼。 說著狠狠瞪一眼兒子們:他沒錯,都是子孫無能!子孫無能,敗壞祖宗名聲!! 武術與軍事14 【清朝曾經也有機會自己研發出更好的火炮,可惜,最終人才都被埋沒了。】 康熙年間,戴梓非常有才華,天賦上甚至超越了接受當時更先進火炮技術的西洋人。 然而,也正是因為他的天賦過於卓越,遭到了妒恨,甚至影響了他的人生。 南懷仁帶著比利時的最新火炮,到康熙面前展示:“這是我們比利時的沖天炮,只有比利時人能造出來!” 沖天炮又叫“子母炮”,由一門母炮和若干子炮組成,故稱子母炮。它屬於輕型炮,戰鬥時,先將一個子炮裝入室中,發射後退出空子炮,然後再換裝第2個,由於可以輪流換裝子炮,不需要像其它火炮那樣分別裝火藥和炮彈,所以射速非常高。 南懷仁親自為康熙展示沖天炮的威力,康熙立刻看出沖天炮的速度優勢。 康熙本人還是重視火器的,作戰過程也多次使用,對火炮並不陌生。 看出沖天炮的優勢後,康熙立刻詢問:“那你會造嗎?” 南懷仁自通道:“當然。” 康熙對自己的老師非常信任,聞言道:“那朕要看看你的本事。若是你能造出來,朕有重賞!” 南懷仁從容不迫道謝:“謝陛下。” 然而,這樣的從容不迫在遇到強有力的對手後破功了。 當南懷仁還在研究沖天炮的結構,在畫結構圖時,對手已經熟練地研究穿了沖天炮的運作原理,並且快速仿製出來。 “什麼沖天炮子母炮,不就是前朝的佛郎機炮嘛。” 戴梓出身不錯,父親戴蒼不僅是著名畫家和詩人,也對機械火器感興趣,戴梓受影響之下,本就對火器製作熟悉,稍作研究,就發現了比利時沖天炮也不是多稀罕的物件。 “嗯有點不同,根據葡萄牙的佛郎機炮改進了一下,難度不大。” 佛郎機炮,是明朝嘉靖年間由葡萄牙傳入大明,因為大明稱呼葡萄牙為“佛郎機國”,故稱之為“佛郎機炮”。 佛郎機炮因為中葡衝突作為戰利品收穫,大明立刻研究仿製,兩年後造出的第一批佛郎機炮就有32門,此後改造出了大大小小不同型號的火炮,型號多種多樣,都有官方記載。 明清時期都不允許民間工匠研究火器和火炮,但是戴梓也不是民間工匠,有機會接觸前朝的火器資料。 於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熟練的工藝下,戴梓很快就琢磨出比利時的沖天炮如何製作的。 8天后,戴梓已經拿出成功仿製的沖天炮,獻到玄燁面前:“陛下,臣造出了沖天炮!” 起初,康熙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直到戴梓做出來的沖天炮威力不亞於比利時的沖天炮,康熙頓時驚喜了。 “8天!僅僅8天!”康熙看著戴梓8天時間就造出來與比利時沖天炮一模一樣的火炮,驚喜不已,看向南懷仁等外國傳教士頓時覺得揚眉吐氣: “還是我泱泱大清人才濟濟哈哈!南懷仁,你比不過大清的戴梓!” 8天時間,連結構都還沒摸清楚的南懷仁深深受到刺激。 他表面恭敬地恭維著,但是從這一刻開始,將戴梓死死地記在了心裡。 康熙還沒發現他尊敬的外國老師的心思,喜氣洋洋繞著戴梓製作的火炮轉了一圈,親自賜名:“此炮名為‘威遠大將軍’!” 再看向榮辱不驚的戴梓,為了表示獎勵,特意吩咐:“把戴梓的名字刻上去,以示紀念!” 戴梓開始專注地研發火器,一個人幾乎頂所有中外火器工匠的技術,速度又快質量又好,得到康熙數次賞賜。 康熙第二次親征噶爾丹,就用上了戴梓製作的沖天炮。 在昭莫多戰役中,子母炮大顯神威,僅向噶爾丹大營開了三炮,敵軍就嚇得敗逃。 相比之下,南懷仁的效率很有些低。 康熙對南懷仁也有些不滿了:“一年時間,南懷仁,你的沖天炮呢?” 一年時間,南懷仁依然沒有造出沖天炮,不得不憋屈的承認:“臣不如戴大人。” 一而再,再而三被刺激,南懷仁的心裡別提多憋屈。 因為沒有能如期製作出沖天炮,南懷仁感覺康熙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