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第1/2 頁)
嘉靖的丹藥裡,除了童子尿,“紅鉛”,即宮女被逼採取的女子葵水,還有黃金、丹砂等貴重礦物。 當大明國庫在缺錢,缺金銀銅的時候,嘉靖為了自己的長生夢,還在用黃金煉丹。 “剛剛朕聽到什麼?丹藥是用什麼做的?” 劉徹有些崩潰。 天幕說過歷史上的他也曾被方士欺騙過,他不會也吃過這些玩意吧! 大臣們比他神色輕鬆的沒幾個。 秦漢時期,信方士的並不僅僅是帝王,許多王公貴族家中都有供奉方士,彼此互相介紹,一起愉快磕丹藥。 劉徹被騙的一些方士,本就是大臣或者貴族用過後覺得好,才推薦給帝王的。 也就是說,論吃丹藥,大臣們吃得更早。 現在,一個個都有些痛苦,甚至隱約感覺自己腹中有些疼痛。 完蛋,不會是丹藥中毒了吧! 【嘉靖皇帝去世之後,隆慶皇帝開放了海禁。海盜有了經商途徑,搖身一變成為了商人,開始重新撿起海外貿易。】 【至此,困擾了大明幾百年的海盜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所以你看,海盜真得是刁民難馴嗎?】 【就如同山賊,什麼時候最多,百姓吃不上飯的時候,朝廷昏庸無道的時候。】 福建巡撫曾經說過一句話:“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隆慶開海後到明朝末年,東南沿海再也沒有了所謂的“倭亂”時間,萎靡了兩百年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恢復起來,來自日本和西洋的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大明,暫時緩解了大明的白銀危機。 但是,依賴於外來的白銀,最終也帶來了外來的危機。 明朝,也曾出現過海上貿易的繁榮期,那就是“大帆船貿易”。 “大帆船貿易”,始於開放海禁之後,西班牙等國家發現美洲之後。 當時歐洲已經實現了金本位制度,美洲的黃金主要運往歐洲,但是白銀怎麼辦?歐洲的白銀已經貶值了。 當明朝開放海禁,西洋人驚喜地發現,在大明,白銀依然很有價值! 東方的大明王朝渴望白銀,西方的歐洲王室渴望大明的陶瓷、絲綢,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出現了一條跨越幾個大洋的國際貿易航線。 歐洲人從美洲開採並且冶煉白銀,帶著白銀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抵達東亞購買大明王朝的陶瓷和絲綢,再把這些物品運回歐洲。 明朝中後期,大明南方因為繁榮的海上貿易,出現了眾多經濟發達的城市,比如南京、蘇州、松江、寧波、漳州、廣州等,當地手工業賺了大錢,然後改進技術提高專業生產水平,擴大生產規模,生產更優質的陶瓷和絲綢,換回更多的白銀。 這就是明朝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背景,出現了許多手工作坊,出現了眾多主動研發的絲織品行業的新技術,出現了短暫的商業繁榮階段。 這一時期,是萬曆年間,張居正執政,他用“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和雜稅總結,統一用白銀徵收,按照田畝折算繳納,短暫的解決了大明的賦稅雜亂的問題,幫大明續命了幾十年。 【但是成也白銀,敗也白銀。】 【過於依賴海外白銀,就會導致一旦輸入通道出現問題,對大明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的巨大。】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經常出現在海盜影視劇裡的海外寶藏的傳說,名叫“德雷克的寶藏”。】 西班牙殖民美洲後,西班牙商人用騾馬把產自秘魯的金銀運送到巴拿馬的迪奧斯港,在這裡集中裝船運往西班牙。 當地的美洲土著飽受西班牙的殖民,對西班牙人非常厭惡,當英國海盜到來之後,美洲土著告訴英國人:西班牙人會在明年春季再次運來金銀,並且把英國人帶到了迪奧斯港口,幫助英國人偵查西班牙人。 1573年3月30日,英國海盜德雷克在美洲土著的幫助下,帶領英國士兵在迪奧斯港搶劫了西班牙商隊超過20萬兩白銀。 除了20萬兩白銀,還有5噸黃金,多到英國船隻無法全部帶走,只能將帶不走的金銀藏在附近的洞穴,或者埋在樹下。 後來,德雷克在更大的財富衝擊下,把這筆財富遺忘了,20萬兩白銀和5噸黃金,成為了不解之謎。 這個故事,是電影“海盜藏寶圖”的由來,還有傳說“德雷克的寶藏”的由來。 隆慶年間,剛剛開海禁的商人本以為好日子到了,沒想到還有更好的訊息。 沿海商人聽到天幕的訊息,出海的心情更加迫不及待:“美洲在哪裡!” “秘魯在哪裡!” “我的黃金白銀在哪裡!” 有人還記得天幕說過的農業卷,那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三國鳥糞戰爭”:“秘魯,是不是那個為了鳥糞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