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第1/2 頁)
嬴政:“……” 有大秦的名字,你倒是把交易的金子還給大秦。 光拿不還,還盜用大秦的名字,很好! 嬴政突然點名劉季:“你還有什麼親朋好友嗎?” 他要好好壓榨漢初的君臣,把黃金的價值給掙回來! 劉季:“……” 搶大秦國庫的是劉邦,關他劉季什麼事! 但是,這個給親朋好友掙官職的時機還是得抓緊。 劉季清了清嗓子,開始點名,爭取把沛縣的父老鄉親,都給接到咸陽當貴人! 絲綢交易中,雙方都很熱情。 古羅馬皇帝表示:大秦,我好喜歡好喜歡你們的絲綢,你想要古羅馬什麼東西,跟你們換! 漢朝皇帝表示:你古羅馬的東西太差,我看不上,你還是老老實實支付黃金吧! 古羅馬不願意也沒有辦法。 當時的古羅馬主要以羊皮、粗麻做衣服,還是鞣製技術差、很粗糙的羊皮和紡織技術差、十分粗糙的粗麻布,不換就沒有更舒服的選擇,只能以黃金兌換。 當時漢朝一種絲織物名叫“縑”,可以用來製作各種衣服、口袋和其他製品,每匹布在西漢值400-600個銅錢,但是輸出到羅馬市場後,幾乎與黃金同價,即1兩黃金才能購買1兩縑。 而1匹縑約25兩重,即可以換取25兩黃金! 【據羅馬史學家普林尼的統計顯示:西漢時古羅馬帝國每年至少有1萬賽斯脫奇黃金流入華夏、印度和阿拉伯,即約超過5噸黃金!】 【以致於羅馬史學家抱怨,用黃金換取絲綢,是古羅馬帝國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甚至是造成古羅馬帝國衰敗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劉徹露出迷之微笑。 古羅馬帝國滅亡的黑鍋他不背,但是古羅馬帝國的黃金他還是願意接收的。 “陛下,大漢不缺錢了!”孔僅心潮澎湃。 武將們同樣心潮澎湃:“打匈奴也不缺錢了!” 趙過也表示:“發展農業也不缺錢了,還有錢興修水利。” 汲黯默默提醒:“首先,得問問張騫到哪裡了。” 各位醒醒,絲綢之路還沒開闢呢! 劉徹也清醒了:“沒錯沒錯,立刻派人傳信,朕的子文愛卿到哪裡了!” 主父偃斜眼,心底暗暗腹誹: 嘖,陛下真是現實,聽到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就是朕的長平侯朕的冠軍侯。現在又是朕的子文愛卿。 不知道什麼時候輪到他呢?! 【同樣是買賣絲綢,宋明清學著點!你們賣布掙銅錢真是差遠了,漢朝老祖宗賣的是黃金!一兩布一兩金!】 原本覺得自己經商手段不錯的趙匡胤陷入深深的自卑。 差遠了差遠了,大宋如果有這麼多黃金,他早把幽雲十六州買回來了,現在他存錢是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在存錢。 而且天幕還說過,宋朝末年銅錢大量外流,導致國內銅鐵不足。 這就奇了怪了,同樣是絲綢之路,大漢兩條陸上絲綢之路,宋朝又是陸上絲綢之路又是海上絲綢之路,怎麼就只往外流不往內流呢? 朱元璋羨慕的口水都快流下來。 他第一次輸的心服口服。 漢朝老祖宗看不出來這麼懂得經商,竟然真能把縑賣出黃金的價格,最重要的是“縑”是粗厚絲織物,還不是綢、錦、緞那些貴重絲織物,這都可以!那貴重的錦緞豈不是要賣更多黃金! 朱標也心動了。 天幕既然說過後來的永樂大帝是四弟朱棣,他並不想留在大明與四弟競爭,導致大明內憂外患。 因為最近的體弱,朱標心裡隱隱有了一個猜測:或許歷史上的自己正是死於疾病,才有了四弟的上位。 現在朱標不想死,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多大,也不想留在國內為皇位爭權奪利,他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看那西方的羅馬,看看他們還有多少黃金! 玄燁第一次正視自己的老九:“胤禟,你知道阿瑪最喜歡什麼嗎?” 胤禟還沒反應過來,皺眉使勁思考一番:“喜歡大清江山?” 其實他更想說,是喜歡屁股下的龍椅,怕太直白被揍已經委婉許多了。 玄燁:“……” 都說商人奸詐,老九怎麼看怎麼不太聰明。 懶得跟蠢兒子猜謎語,玄燁直白道:“朕喜歡國庫充裕。” 這下胤禟懂了。 什麼國庫充裕,不就是盯上了天幕說過的羅馬的黃金嗎? “兒臣知道了,這就去打聽一下西方人的黃金。” 等到胤禟打聽後就會知道,在清朝再對西方實施絲綢傾銷,已經沒那麼容易了。 反而是西方工業革命之後,洋布反過來對華夏傾銷,佔領了華夏的市場,連宮中都開始使用洋布,可以看到大清貴族給西方絲織品貢獻了多少銀錢。 【說到黃金,這